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秋芹

作者: 苏秋芹;郑作芸;李春维;钟秋生;张桃英;林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品种(系);绿茶;品质;化学成分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18-120

摘要: 对福建省茶科所选育的新品系0314C、0306A、0317H、0318I、0320B、0318A及对照种福鼎大白茶这7个品种(系)制成的绿茶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初步鉴定0318I为高氨基酸新品系,初步鉴定0314C和0318A为高香型新品系。0314C、0318I、0320B、0318A等新品系可进行示范推广;0317H可以作为高氨基酸中间材料加以利用;0306A可对其适制性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苏秋芹,郑作芸,李春维,钟秋生,张桃英,林芸. 2018

[2]安顺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与主要化学成分. 沈强,邵亦俊,邵欣宇,郑文佳. 2014

[3]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2024

[4]绿茶滋味品质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评价. 陈美丽,唐德松,龚淑英,杨节,张颖彬. 2014

[5]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6]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的绿茶产地溯源研究. 贺光云,侯雪,闫志农,周熙,韩梅,邱世婷,李莹,罗苹,覃蜀迪. 2021

[7]不同储藏条件对贵州三款绿茶化学成分的影响. 李俊,蔡滔,祝愿,周雪丽,王艺蓉. 2022

[8]绿茶滋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银霞,黄建安,张曙光,刘仲华. 2018

[9]树莓新品种(系)在阜新地区的引种试验. 郭长杰. 2016

[10]不同水稻品种(系)在贵州山区稻虾共生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 唐会会,张习春,龙武华,雷月,闫志强,李祖军,朱速松. 2022

[11]阿克苏地区冬小麦新品种(系)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初报. 张卫东,王慧芳,黄天荣,芦静. 2019

[12]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 王美芳,雷振生,张学斌,赵献林,杨会民,杨攀,何宁,李巍,徐福新,何盛莲. 2010

[13]11个意大利草莓品种(系)在四川的表现. 刘建军,陈克玲,何建,关斌. 2010

[14]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显扬,张正秋,屠幼英,吴媛媛. 2013

[15]不同叶位新梢绿茶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任明强,赵宾,赵国宣,陈旭晖. 2010

[16]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17]两种萎凋失水对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陈常颂,王秀萍,游小妹. 2006

[18]杀青方式对机采绿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桂安辉,龚自明,高士伟,王雪萍,郑鹏程,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 2019

[19]不同做形方式毛峰茶的品质差异. 方仕茂,刘忠英,文小山,杨婷,郑文佳. 2020

[20]桃源绿茶品质问题及对策. 袁乐成,揭桂元,陈江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