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花对寿眉品质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伟伟

作者: 王伟伟;张建勇;王洪波;林飞应;江和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花;金花白茶;寿眉;品质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2 年 024 期

页码: 7892-78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探明发花对寿眉品质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贮藏4年和8年的寿眉为原料进行发花,制成金花白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经过发花处理后,金花白茶外形颜色由绿稍褐和红褐变为红褐和黑褐、汤色由杏黄变为橙黄和橙红、叶底颜色由深绿和红褐变为深红褐和黑褐,香气中粗老气降低,纯正度提高,并出现明显的菌花香,滋味也由较醇透粗逐渐变为醇和有回甘。金花白茶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聚酯型儿茶素A (theasinensins A, TSA)、茶红素、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等含量与对应的原料相比显著降低,茶褐素、茶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两种金花白茶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TSA、茶褐素、茶多糖、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金花白茶1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高于金花白茶2,茶红素低于金花白茶2。结论 本研究解析了发花处理对不同年份寿眉的感官品质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金花白茶的品质及其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茶类及几种植物材料上“发花”的研究. 刘素纯,刘杏益,黄建安,周琳. 2010

[2]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发花前后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宁静,李健权,刘本英,郑红发,卢凤美,陈雷,刘振,叶升涛,黄浩,杨培迪,伍岗,杨阳. 2021

[3]茯砖茶在发花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王华夫,李名君,刘仲华,王增盛,施兆鹏. 1991

[4]冠突散囊菌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 李适,龚雪,刘仲华,黄浩,黄建安. 2014

[5]传统客家绿茶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 乔小燕,饶幸霞,黄国资,黄秀新,丘亮伟,黄海英,陈栋. 2015

[6]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 钟妮,刘武嫦,刘姝娟. 2016

[7]不同等级CTC红碎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姜晓辉,吴华玲,陈栋. 2018

[8]青砖茶研究进展. 卢素芳,郑鹏程,刘盼盼,王胜鹏,滕靖,冯琳,龚自明. 2018

[9]六堡茶老茶婆品质成分及氟、铝元素含量浅析. 于翠平,黄丽蕴,廖珍承,莫鹰,江智艺,李锦锋. 2020

[10]茶树/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金婷,韦锦坚,韦持章,农玉琴,骆妍飞,陆金梅,廖春文,覃潇敏. 2021

[11]调理剂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万青,胡振民,李欢,李荣林,杨亦扬. 2019

[12]广东单丛茶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周波,陈勤,陈汉林,唐颢,黎健龙,陈佳琳,陈义勇,刘嘉裕,唐劲驰. 2020

[13]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 晏嫦妤,罗军武,赵超艺,陈金华,黄建安. 2006

[14]红紫芽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王秋霜,曹冰冰,王青,秦丹丹,潘晨东,李波,李红建,方开星,倪尔冬,姜晓辉,吴华玲. 2022

[15]贮藏时间对花生品质成分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李春娟,单世华,万书波,许婷婷,闫彩霞. 2008

[16]冲泡模式对祁门红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亚芹,王辉,周汉琛,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 2021

[17]杜仲茶风味化学的研究Ⅰ杜仲绿茶初制工艺对品质成份的影响. 童启庆,董尚胜,翁蔚,陈越颖. 2000

[18]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2024

[19]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乔小燕,黄国资,王秋霜,饶幸霞,黄秀新. 2014

[20]基于不同海拔分布的庐山茶树资源品质成分变化研究. 李琛,江新凤,张贱根,童忠飞,牛艳丽,江和源,石旭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