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熟化工艺对油莎豆酱品质及风味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海慧

作者: 史海慧;孙洪蕊;范杰英;孟悦;杨志强;南喜平;刘香英;康立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莎豆;豆酱;熟化工艺;品质;风味

期刊名称: 中国调味品

ISSN: 1000-9973

年卷期: 2023 年 48 卷 002 期

页码: 150-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油莎豆为原料,米曲霉为发酵菌种,采用常压蒸煮工艺(M1)、高压蒸煮工艺(M2)和挤压膨化工艺(M3)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探讨3种不同熟化工艺对酿造豆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色泽、感官评分、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化合物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品质上,与M1和M3相比,M2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色差值均高于其他组.在风味上,与M1和M3相比,M2样品中有机酸含量相对较高,但M3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M1和M2.GC-MS检测出M1、M2和M3的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28,16,26种,但其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含量比较接近.整体上看,高压蒸煮工艺是更适合油莎豆酱进行熟化的一种方式.

分类号: TS264.24

  • 相关文献

[1]秋水仙素诱变对油莎豆出苗率及品质的影响. 魏尊苗,刘佳遥,程艳,王占海,许方达,陈欣,牟忠生. 2022

[2]不同油莎豆品种在山东种植的产量与品质研究. 厉广辉,王兴军,张斌,蔺儒侠,侯蕾. 2021

[3]生物炭对油莎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别海,于沐,张东举,张向歌,李居政,王保林,张果,王瑞华. 2024

[4]施钾水平对北方风沙区油莎豆生长、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赵小庆,张向前,伍建辉,张帆,刘丹,路战远,任永峰. 2024

[5]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对豆酱中活菌群落分析方法的建立. 安飞宇,武俊瑞,尤升波,解梦汐,陈旭,赵越,包海燕,乌日娜. 2020

[6]豆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乔鑫,付雯,乔宇,黄红霞,康旭,汪超,李冬生. 2011

[7]响应面分析法优化HS-SPME萃取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工艺研究. 乔鑫,黄红霞,乔宇,康旭,李冬生. 2010

[8]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微生物酶系研究进展. 史海慧,刘香英,孙洪蕊,范杰英,孟悦,张佳霖,康立宁. 2024

[9]鲜桃贮藏保鲜技术. 王淑贞. 1997

[10]栽培措施对番茄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任波. 2018

[11]咖啡果茶的制作工艺研究. 何红艳,程金焕,黄家雄,张晓芳,毕晓菲,杨旸,杨阳. 2020

[12]不同干燥条件下福白菊菊花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0

[13]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14]谷物饮料的研究进展. 张瑞,刘敬科,常世敏,刘俊利. 2023

[15]真空浓缩偶联液氮喷雾速冻对荔枝浓缩汁品质的影响. 柳杰,程丽娜,吴继军,余元善,李璐,邹波,傅曼琴,徐玉娟. 2023

[16]枇杷主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蒋际谋,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邓朝军,郑少泉. 2013

[17]宰后僵直和解僵过程羊肉风味品质分析. 肖雄,张德权,李铮,李欣,任驰,Zubair Hussain,刘登勇,侯成立. 2019

[18]鸡肉品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鹏,程镜蓉,陈之瑶,方少钦,唐秋实. 2016

[19]干燥方式对脱水桑叶品质的影响. 孙小静,刘军,邹宇晓,廖森泰,刘凡,沈维治,林光月. 2016

[20]植物工厂模式下LED光质对水培韭菜生长、风味及品质的影响. 李伟,佟静,武占会,刘宁,王宝驹,季延海,王丽萍.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