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微生物酶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海慧

作者: 史海慧;刘香英;孙洪蕊;范杰英;孟悦;张佳霖;康立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酱;酱油;微生物;功能酶系

期刊名称: 中国调味品

ISSN: 1000-9973

年卷期: 2024 年 49 卷 002 期

页码: 216-2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中重要的一类,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微生物及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赋予了发酵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风格.文章从传统豆酱及酱油的酿造工艺、酿造主要微生物、微生物酶系的功能特性、国内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分析并展望了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旨为生产营养、健康、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64.2

  • 相关文献

[1]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对豆酱中活菌群落分析方法的建立. 安飞宇,武俊瑞,尤升波,解梦汐,陈旭,赵越,包海燕,乌日娜. 2020

[2]豆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乔鑫,付雯,乔宇,黄红霞,康旭,汪超,李冬生. 2011

[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HS-SPME萃取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工艺研究. 乔鑫,黄红霞,乔宇,康旭,李冬生. 2010

[4]原料熟化工艺对油莎豆酱品质及风味影响. 史海慧,孙洪蕊,范杰英,孟悦,杨志强,南喜平,刘香英,康立宁. 2023

[5]湖北省酱油产品生产状况和质量分析. 陶宁丽. 2000

[6]多菌种制曲与发酵在酿造酱油中的应用现状. 张海珍,蒋予箭,陈敏. 2008

[7]营养保健型黑粒小麦酱油的研制. 杨纪红,李文德,褚西宁,孙善澄. 2001

[8]市售酱油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 于寒松,李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任大勇,代伟长,胡耀辉. 2015

[9]米曲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傅力,章运,涂振东,叶凯. 2009

[10]酱油多菌种混合阶梯风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杨钦阶,黄修杰,熊瑞权,黄丽芸,刘志伟. 2011

[11]酱油增香发酵用耐盐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陈彬,鲁绯,王夫杰,刘欢,程永强,殷丽君. 2010

[12]外源添加酵母对黑豆酱油品质的影响. 钟小廷,吕杰,易谦武,刘迎涛,李可. 2020

[13]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的测定. . 2008

[14]蘑菇酱油酿造工艺初探. 曾辉. 2010

[15]南极磷虾海鲜酱油的品质评价. 吕传萍,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 2012

[16]转基因作物深加工产品的DNA提取方法研究. 金红,赵昕,王永,程奕. 2006

[17]酱油发酵增香用耐盐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陈彬,王夫杰,殷丽君,刘欢,鲁绯. 2010

[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金海涛,张晓波,任红波,刘峰,马文琼,潘博,陈国锋. 2010

[19]大豆加工品质的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的研究 Ⅱ.豆腐、酱油、毛豆大豆加工原料的筛选. 刘丽君,赵贵兴,高明杰,吴俊江,陈霞. 2004

[20]食用酱油中曲霉的检测方法. 王建伟,刘昌来,周艳红,祭芳,徐剑宏,史建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