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功能活性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俊婕

作者: 陈俊婕;劳颖仪;陈晓维;余元善;温靖;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杨继国;唐延天;胡腾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多酚;理化性质;应用;稳态化包埋

期刊名称: 中国果菜

ISSN: 1008-1038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8 期

页码: 25-31

摘要: 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茶多酚使用过程中,活性易受光照、氧气和高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茶多酚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应用;概述了目前常见的茶多酚稳态化技术即包埋,通过稳态化技术将茶多酚有效地包埋在特定的载体中,有利于茶多酚更好地发挥效用,显著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拓展其应用场景,为茶多酚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茶多酚及其生物学功能. 吴琼,白兆鹏,刘佰阳. 2007

[2]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徐丕忠,梁名志,田易萍,尚卫琼,朱兴正,李朝云,包云秀,黄玫. 2014

[3]γ-聚谷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张隽娴. 2020

[4]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概况. 吴伟,王储炎,吴传华. 2008

[5]4种小米糠组分的理化性质和风味成分分析. 王运亭,张爱霞,赵巍,刘敬科. 2024

[6]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7]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赵华富,高秀兵,刘晓霞,曹雨,周顺珍,周国兰. 2016

[8]茶多酚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受性研究. 刘小香,孙爱华,杜蓬,陈文虎,朱军莉. 2015

[9]茶多酚处理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 张旭光,李婷婷,朱军莉,励建荣,李钰金. 2011

[10]普洱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段学艺. 2010

[11]茶多酚浸泡大黄鱼片真空包装0℃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特性. 赵进,汪金林,励建荣,朱军莉,吕卫金. 2012

[12]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技术进展. 雷志伟,喻云春. 2015

[13]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14]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周新伟,邱业先,沈明星,朱兴连,陆长婴,王海候,施林林,陈凤生. 2013

[15]茶多酚和迷迭香结合Nisin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鞠健,汪超,李冬生,乔宇,李玮. 2017

[16]绿茶保健作用研究. 熊丽萍,邓杨健,杨普香,周彤,颜世铭. 2007

[17]茶多酚对采后龙眼果实的保鲜作用. 谭新东,龙志荣,王登良. 2016

[18]辐照对茶叶中茶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朱佳廷,刘春泉,赵永富,余刚,严登秀,季萍,金颂. 2005

[19]茶多酚延缓冷藏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变性降解机理研究. 吕卫金,赵进,汪金林,励建荣. 2014

[20]日粮中添加茶多酚对山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洪兴华,孟慧,孙长勉,罗海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