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外周血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及细胞因子和受体的表达水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继英

作者: 王继英;王彦平;郭建凤;王怀中;林松;张印;武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胞因子;模式识别受体;基因表达;大蒲莲;长白;仔猪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7 期

页码: 1437-14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中国地方猪种在抗病性和免疫力方面优于国外猪种,但是对中外猪种抗病力差异的遗传基础和免疫机理却了解甚少。有推测不同品种猪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同可能在细胞因子和受体的表达水平上有所反映。本研究以抗病力强的大蒲莲和抗病力相对较弱的长白猪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对6个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促炎症细胞因子(IL8和TNFα),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和干扰素(IFNA和IFNG))和1个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识别受体(TLR4)基因在大蒲莲和长白仔猪群体外周血液中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对各基因进行品种和母猪效应分析,为了解中外不同猪种的免疫水平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大蒲莲(104头)和长白(171头)35日龄仔猪的外周血,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法,首先对6个常用的候选内参基因(ACTB、GAPDH、B2M、TBP、RPL4和PPIA)利用ge Norm软件进行稳定性评价分析,筛选仔猪外周血RNA基因定量分析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然后利用该内参基因进行校正,对上述细胞因子和模式识别受体基因在大蒲莲和长白仔猪群体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细胞因子和受体在大蒲莲和长白仔猪群体中的表达量进行品种和母猪效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归纳为4个方面:1.外周血样品中内参基因稳定性值M从大到小依次为:ACTB(0.595)>GAPDH(0.571)>PPIA(0.469)>RPL4(0.466)>TBP(0.461)>B2M(0.440),选择表达稳定性最高的基因B2M作为内参基因对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校正。2.检测的6个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ΔCt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值分别为9.23—14.25和5.83—8.73;受体TLR4的ΔCt值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相差相对较小,大蒲莲和长白仔猪分别为5.03和3.82。3.大蒲莲和长白两品种间相比较,细胞因子在长白猪群体中的表达量平均值均高于大蒲莲群体,而受体TLR4的基因表达量在长白猪群体中的表达量低于大蒲莲群体;而且,大蒲莲群体内个体间细胞因子和受体表达量变异系数(平均31.43%)要大于长白群体(平均19.10%),这与大蒲莲选育程度低,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程度要大相一致。4.品种效应分析表明除IL10外,其他6个目的基因的ΔCt值品种间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母猪效应分析表明母猪对各细胞因子和受体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成功筛选了外周血基因表达分析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B2M),对常规饲养管理下大蒲莲和长白仔猪外周血中的主要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进行群体水平分析。本研究结果为了解中外不同猪种的种质特性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S828

  • 相关文献

[1]聚肌胞免疫刺激下仔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 王彦平,王怀中,郭建凤,王海飞,刘剑锋,王继英. 2015

[2]屎肠球菌对仔猪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细胞因子应答以及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崔百磊,王丽,郭乾鹏,黄怡,胡胜兰. 2022

[3]早期断奶仔猪肠粘膜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孙丽华,蒋宗勇,林映才,马现永,郑春田. 2009

[4]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杨丽华,韩一超,邱建东,董春光,韩文儒,刘文俊,陈剑波,武守艳. 2018

[5]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杨丽华,韩一超,邱建东,董春光,韩文儒,刘文俊,陈剑波,武守艳. 2018

[6]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对CEK细胞免疫因子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汤建强,于海亮,董理月,唐美慧,AREEJ Arif,范作堃,张涛,张跟喜,谢恺舟,赵振华,戴国俊. 2024

[7]约克夏、长白及其杂交一代母猪若干繁殖性状的比较. 彭国良,陈德强,杨景培,李剑豪,苏堰,张定东. 1993

[8]品种和母猪对仔猪血常规和T淋巴细胞亚群性状的效应分析. 王怀中,林松,王彦平,武英,郭建凤,王继英. 2014

[9]昆虫免疫致敏响应研究综述. 袁伟宁,周昭旭,魏玉红,郭建国,张新瑞. 2020

[10]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几种分子模式及途径. 景志忠,何小兵,房永祥,陈国华,曾爽,贾怀杰. 2011

[11]不同抗性小鼠ECTV感染前后重要模式识别受体的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何小兵,王聪,成温玉,贾怀杰,陈国华,房永祥,刘翊中,景志忠. 2020

[1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对鸡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及抗病毒基因转录的影响. 欧阳伟,王永山,王晓丽,夏兴霞,潘群兴,毕振威,诸玉梅,董晨红,张海彬. 2015

[13]鳞翅目昆虫模式识别受体的研究进展. 杜敏,邢龙生,钱万强,万方浩. 2021

[14]半滑舌鳎CsNLR-C6和CsNLR-C7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应答分析. 陈张帆,王洁,徐锡文,周茜,陈松林. 2021

[15]炎症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陶琦,李剑勇. 2023

[16]牛PGLYRP3、PGLYRP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SCS、产奶性状关联分析. 王洪亮,李志雄,刘小林,邢秀梅. 2015

[17]动物关键模式识别受体及其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李国勤,卢立志. 2011

[18]几丁质触发植物免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田义,康国栋,张彩霞,张利义,郝玉金. 2013

[19]Toll样受体对病原寄生虫的天然免疫识别. 何小兵,贾怀杰,景志忠. 2012

[20]甘露糖受体结构、功能、表达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刘小玲,曾令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