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桃的耐贮性和风味差异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慧娟

作者: 周慧娟;叶正文;冯子耀;苏明申;杜纪红;张夏南;李雄伟;张明昊;胡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果实;耐贮性;风味;电子鼻;R计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2149-2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计算机R技术区分不同贮藏期桃果实的质地和风味,对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的桃果实的耐贮性及风味进行评价.[方法]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基于SSC将果实分为高、中、低SSC组,利用质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舌等对贮藏和货架期间果实质构、风味及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和感官评分,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基于贮藏时间,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带皮硬度、果肉组织硬度、咀嚼性与果肉脆性呈显著相关;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相关;电子鼻传感器S6(甲烷)和S7(硫化氢)与传感器S8(乙醇)、传感器S9(芳香成分与有机硫化物)处于3个独立的空间.基于品质和传感器响应值,贮藏时间可划分为与感官评价相似的分类群.冷藏期间,高、中SSC组果实保持较高的果肉组织硬度、果肉紧实度、SSC、果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S6响应值显著低于低SSC组.货架期间,高、中SSC组果实带皮硬度、果肉组织硬度、咀嚼性、紧实度、SSC、果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及S2、S7、S8、S9响应值均显著高于低SSC组,S6响应值显著低于低SSC组.[结论]提高果实SSC可延长果实的安全贮藏期,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风味;0~7 d为高、中SSC组果实的优质贮藏期,14~28 d为安全贮藏期,不建议SSC低于12%的果实长期冷藏.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砂梨品种果实冷藏期间质地及品质差异性评价. 周慧娟,叶正文,曾思懿,王晓庆,骆军. 2023

[2]低浓度CPPU对猕猴桃果实的影响. . 2010

[3]预贮对大久保桃果实冷害与品质的影响. 及华. 2009

[4]优质黄瓤小西瓜品种秀雅. 张其安. 2005

[5]1-MCP处理对海棠果常温货架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张鹏,李鑫,李江阔,孔繁东. 2017

[6]基于电子鼻(舌)分析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工艺对酱板鸭风味的影响. 张祺玲,徐远芳,周毅吉,彭玲,易靖超,张勇,郭峰,邓超,李文革. 2023

[7]1MCP处理对鲜切鼠尾草品质的影响. 张超,李云飞,马越,赵晓燕. 2015

[8]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比较. 曹荣,刘楠,王联珠,刘淇. 2019

[9]GC-MS与电子感官结合对烟熏液风味物质的分析. 宋丽,陈星星,谷风林,胡可,吴桂苹,朱秋劲,陶锐. 2020

[10]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风味的影响. 石梦琦,冯涛,孔秋莲,戚文元,王亮,宋诗清,姚凌云,孙敏,王化田. 2023

[11]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种植区域地理标志辣椒风味变化研究. 蓬桂华,陈菊,殷勇,李文馨,何建文. 2022

[12]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风味变化. 李倩,夏光丽,曹荣,刘淇,高昕. 2022

[13]组分差异分析结合智能感官对本草栽培银耳风味特征的分析. 陈万超,吴迪,肖敏生,姚淑先,杨焱,刘艳芳. 2024

[14]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对牛奶加热程度及风味变化的评价. 宋慧敏,芦晶,吕加平,赵伟丽,李东花,朱永明. 2016

[15]不同原料制备的稀奶油风味及感官特性评价. 冯文慧,陈雅丽,王筠钠,杨永龙,李志伟,耿骁璐,钱文涛,吕加平,谢宁,剧柠,张书文. 2024

[16]不同加工方式黑胡椒产品风味品质分析. 黄菲菲,谷风林,吴桂苹,房一明,朱红英. 2017

[17]电子鼻评价甜瓜成熟度及风味的研究. 唐晓伟,张万清,耿利华,何洪巨. 2010

[18]干燥温度对脱水薄荷品质的影响. 张超,卢江长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 2016

[19]四川不同产区二荆条辣椒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 许艺,巩雪峰,陈鑫,陈琼,侯思皓,李红,宋占锋. 2023

[20]桃果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优化体系的建立. 张丽,姜丽,石韵,康若祎,王利斌,郁志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