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丽珍
作者: 陈丽珍;张振文;宋付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NaCl胁迫;玉米种子;萌发特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25 期
页码: 11917-119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7个玉米品种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结果]NaCl盐胁迫下,7个玉米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随着NaCl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下降程度不同,但低浓度下(30 mmol/L以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对照。7个玉米品种中,搪502和柬埔寨1号耐盐性最强,品种Sweet09、GD0612、泰国糯米和云南10号耐盐性居中,SYN(F9)耐盐性最差。[结论]为玉米种质资源评价和设施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对不同浓度PEG-6000的响应. 黄爱花,邹成林,苏义成,翟瑞宁,莫润秀,黄开健,谭华. 2021
[2]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郑燕,张鸿翎,刘嘉伟,何丽君,陈海军,单玉梅,于立霞,侯杰. 2019
[3]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郑燕,张鸿翎,刘嘉伟,何丽君,陈海军,单玉梅,于立霞,侯杰. 2019
[4]NaCl胁迫对胡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东晓,董亚茹,孙景诗,耿兵,王照红,郭洪恩,王向誉. 2020
[5]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杨彬,张一中,柳青山. 2012
[6]猪屎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罗天琼,谭金玉,莫本田,赵明坤,龙忠富. 2013
[7]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王彬,郑伟,蔡永强,金吉芬,李兴忠,谢深喜. 2007
[8]肉苁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牛东玲,宋玉霞,郭生虎,马洪爱,李苗,郑国琦,高晓原. 2006
[9]辽伏等8个苹果品种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赵锁成,杨巍,赵新兵,张素敏. 2011
[10]温度和海拔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进化特性的影响. 许静,杜国祯,李文龙,刘伟,高天鹏. 2013
[11]花生种子萌发特性和抗旱性关系的高渗溶液法. 薛慧勤,甘信民,顾淑媛,孙兰珍. 1997
[12]藤牧1号苹果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赵锁成,杨巍,杜万涛,吕春晶,王杰,张素敏,杨绍阁. 2011
[13]干旱胁迫对两种不同基因型耧斗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杜艳,王娟,陈冲,韦廷舟. 2017
[14]光照、盐分和埋深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 鱼小军,王彦荣,龙瑞军. 2006
[15]29%噻虫·咯·精甲种衣剂对棉种低温萌发特性及安全性研究. 李进,郗江,张军高,刘梦丽,杜鹏程,杨久嗣,雷斌. 2020
[16]复盐胁迫对珍稀特有树种大果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若晨,陈东莉,王良民. 2019
[17]铝胁迫下荞麦萌发特性分析及评价. 张鹤山,刘洋,田宏,熊军波,蔡化. 2017
[18]7份云南野生画眉草属植物种子产量及萌发特性研究. 赵梦莹,蔡明,袁福锦,钟声,罗富成,黄必志. 2017
[19]77份山西恒山野生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郭先龙,冯津,王君杰,牛铁泉,顾蓉,梁改梅,连爱香,高秀萍. 2018
[20]GA_3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刘林,张良英,牛歆雨,刘洪对,吴德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酶解工艺对鲜木薯块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作者:余厚美;林立铭;王琴飞;姚庆群;杜培旭;张金泉;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粗多糖;响应面分析;酶解提取
-
不同腌制工艺对木薯嫩梢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金泉;王琴飞;吴若娜;余厚美;林立铭;宋勇;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嫩梢;腌制菜;感官评价;营养质量指数评价;主成分分析评价
-
"放管服"视角下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的实证研究
作者:刘永花;申龙斌;唐弼;刘少姗;陈丽珍
关键词:放管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质量;实证研究
-
优质高效出口茶基地建设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应用
作者:曾建明;马立锋;边磊;蒋清海;陈敏;刘静;查友洪;陈丽珍;阮建云;王新超
关键词:出口茶;提质增效;基地建设;技术集成;集约经营
-
木薯叶黄酮醇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王琴飞;林立铭;薛茂富;张金泉;余厚美;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叶;黄酮醇;HPLC;采收时期;成熟度
-
木薯叶的食用价值及加工方式研究
作者:张金泉;王琴飞;余厚美;林立铭;宋勇;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叶;食用价值;营养;保健功能;加工方式
-
发酵条件对木薯嫩梢腌制蔬菜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作者:张金泉;张振文;谭婉碧;林立铭;余厚美;王琴飞
关键词:木薯嫩梢;发酵;感官评价;营养品质;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