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向东
作者: 汤永禄;隋鹏;高旺盛;杨世琦;陈源泉;刘定辉;马月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942-9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为研究对象,运用目标取向法对其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将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分为经济、生态、社会3个子系统,进而分为7个指标层和若干个变量层,经过3轮专家咨询,最后筛选确定18个指标(变量层)作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集,建立可持续评价的指标体系。以Delphi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相关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各指标层和变量层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即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进行可持续性评价。作为一种尝试,本研究为优化选择当地最合理的保护性耕作发展模式,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评价理论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藏北地区那曲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刘庆东. 2014
[2]镉污染稻田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吴霄霄,米长虹,吴昊,胡均铭,林大松,郑宏杰,焦位雄. 2019
[3]基于能值分析的"葡萄-灵芝"复合系统的生产效率及可持续性评价. 林怡,叶菁,刘岑薇,王义祥. 2022
[4]立体农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初探. 朱保本,吴跃芳. 1994
[5]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的水土效益评价研究. 魏敏,罗俊杰,张仁陟. 2009
[6]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研究. 李树德,李瑾. 2006
[7]天津都市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李瑾,李树德. 2003
[8]石家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王凯辉,陈凤敏,孙丽敏,胡景辉,冯改静,王越祥. 2008
[9]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量化研究. . 2006
[10]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栋,耿静超,万忠,梁俊芬,许晓斌,陈作英,张禄祥,王国志. 2008
[11]基层党基工作绩效及其综合评估初探. 王莉. 1995
[12]奶牛养殖小区适度发展规模评价的指标体系. 陆昌华. 2007
[13]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徐晓红,王洪丽,张彬,舒坤良,杨双. 2015
[14]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王莹,沈建新. 2014
[15]江苏现代高效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测评. 姚於康,汪翔,李睿婷,刘媛. 2013
[16]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评价. 陈海霞,马康贫. 2009
[17]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例. 王莹,沈建新,王怀明. 2014
[18]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 吴春,徐红兵,邓晔,蔡林运,王凯,咸学明,任仲玲. 2015
[19]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以AB公司为例. 陈燕娟,刘翠君. 2016
[20]福建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林梅,陈奇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和常规管理对茶园土壤固碳的影响-以林地为对照
作者:郑玉婷;黄鑫慧;李浩;王彪;李攀锋;崔吉晓;隋鹏;高旺盛;陈源泉
关键词:茶园;有机管理;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自然林地
-
土膜耕作法的土壤与作物效应研究
作者:杨世琦;颜鑫;韩钰
关键词:土膜耕作法(土膜);土壤;作物;效应;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4)
-
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吴晓丽;李朝苏;刘淼;李明;李式昭;熊涛;汤永禄
关键词:耕作方式;生防制剂;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子囊壳
-
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徐菊祯;张梦璐;何文清;隋鹏;陈源泉;崔吉晓
关键词: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Meta分析
-
金线莲杉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环境影响分析
作者:黄小云;黄秀声;陈源泉;林晓红;韩海东;冯德庆;罗涛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林下仿野生栽培;金线莲;环境影响
-
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作者: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关键词:小麦;浓香型大曲;品种;施氮量;原料品质
-
稻渔综合种养对成都平原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郑盛华;万柯均;陈红琳;陈尚洪;廖武;杨泽鹏;沈学善;刘定辉
关键词:水稻;稻渔综合种养;稻米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