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代品系的引进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文彬

作者: 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林志坚;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高代品系;品比试验;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691-6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选育或引进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建省推广应用,2016年1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2个马铃薯高代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N182、D597、D862、N157、N209和N215等6个品系产量比对照紫花851高7%以上,建议这6个品系继续进行多点试验,以确定其稳产性和推广价值。在筛选出的6个高代品系中,N182、D597和D862等3个品系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均比对照紫花851增产50%以上;N182、N157和D597等3个品系在品质方面表现突出,其中N182的维生素C含量(27.1mg·hg~(-1)),N157的钾含量(2.94g·hg~(-1)),D597的甲硫氨酸(0.12g·hg~(-1))、缬草氨酸(0.51g·hg~(-1))、异亮氨酸(0.35g·hg~(-1))、苯丙氨酸(0.46g·hg~(-1))、组氨酸(0.16g·hg~(-1))、丝氨酸(0.42g·hg~(-1))、甘氨酸(0.37g·hg~(-1))和胱氨酸(0.09g·hg~(-1))等8种氨基酸含量均在参试品系(种)中居第一位。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广东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李小波,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何琴,彭小江,安康. 2012

[2]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李武,吴晓,卢文佳,梁炳荣,欧珊,陈家强,刘建华. 2019

[3]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钱斌彬,史东英,沈芳,管晓春,陈艳萍,沈生元. 2019

[4]二十一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再生力比较研究. 奚江,黄娟,周瑜,李泽碧,张亚勤,张龙,吴毓. 2019

[5]盐碱地马铃薯品比试验. 王芳,黄坚,严成其. 2017

[6]牡丹江地区马铃薯新品系品比试验. 张丽微,董清山,范书华,王艳,赵云彤,解国庆,华玉晨. 2021

[7]晋北高寒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张翔宇,李荫藩,李霄峰. 2005

[8]14个晚熟马铃薯新品系在榆中的品比试验初报. 郑永伟,李掌,曲亚英,白永杰,文国宏. 2018

[9]粤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唐景华,陈卓,朱熙,张彧,邹华芬,金辉. 2022

[10]拉萨市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 刘正玉,曾钰婷,斯年,次仁卓嘎,卫华,李淑萍,林长彬,代万安. 2010

[11]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 曾钰婷,刘正玉,斯年,次仁卓嘎,代万安,林长彬,卫华,李淑萍. 2009

[12]巴中市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谢婉,岳诚,鲜登宇,苟铭,熊伟. 2023

[13]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14]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邓禄军,夏锦慧,卢扬. 2013

[15]马铃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芶久兰,孙锐锋,袁玲. 2009

[16]麸酸型有机复混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吸收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9

[17]不同专用肥配方对冬作区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 芶久兰,柳玲玲,陈龙,何佳芳. 2015

[18]钾肥种类及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高翔,李成亮,张民,王荣. 2014

[19]沼渣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罗丽环,孙彬,张静华. 2014

[20]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龚成文,冯守疆,赵欣楠,马忠明,杨君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