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轮作模式下氮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小勇
作者: 李小勇;黄威;刘红菊;李银水;顾炽明;代晶;胡文诗;杨璐;廖星;秦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轮作模式;施氮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074-10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施氮量对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在湖北黄冈进行大田裂区试验,设置两个轮作模式(稻油轮作,RO;豆油轮作,SO)为主区,4个施氮量(N0,0;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为副区,测定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养分积累及籽粒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1)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显著高于稻油轮作,增加施氮量,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千粒重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N0相比,在N1、N2和N3处理下,稻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76.68%、436.49%和835.40%,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23.96%、344.46%和547.25%。豆油轮作较稻油轮作在N0、N1、N2和N3处理下大田籽粒产量分别增长62.09%、31.33%、71.79%和12.21%;(2)成熟期豆油轮作油菜根颈粗、株高、第一有效分枝高度和有效分枝数显著高于稻油轮作,且随施氮量增加不同轮作模式下各农艺性状指标显著增加;各生育期豆油轮作单株油菜根干重及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稻油轮作,但根冠比低于稻油轮作,且随施氮量增加,两种轮作模式下苗期后根冠比显著下降;(3)豆油轮作油菜根系、角果壳、茎秆、籽粒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高于稻油轮作,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各部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显著增加。豆油轮作籽粒氮素表观利用率高于稻油轮作,随施氮量的增加,稻油轮作下氮素表观利用率增加,而豆油轮作氮素表观利用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与稻油轮作模式相比,相同施氮量下豆油轮作油菜角果壳可溶性糖含量低,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值高,随施氮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值增加。因此,豆油轮作油菜籽粒因脂肪酸合成底物受限,含油率低于稻油轮作模式,且随施氮量增加,籽粒含油率在各轮作模式下均显著下降。两年试验结果显示,在270 kg·hm-2施氮量水平时,产油量在两个轮作模式下均达到最大,稻油轮作两年产油量分别为1 678.60和1 665.33 kg·hm-2,豆油轮作两年产油量分别为1 684.03和1 687.10 kg·hm-2,但豆油轮作在180和270 kg·hm-2施氮量下产油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稻油轮作油菜氮肥施用可控制在270 kg·hm-2左右,而豆油轮作氮肥施用可控制在180 kg·hm-2左右,以保证较高氮肥利用效率,并获得较高产油量。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2]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盛婧,郭智,张岳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3]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片生理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刘敬然,李如义,孙淼,李亚兵,毛树春. 2015
[4]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丽华,赵连佳,陈兴武,孙诗仁,张宏芝,赛力汗,雷钧杰,张永强. 2018
[5]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农艺性状的差异. 安蓉,曹兰芹,杨睿,伍晓明,陈碧云,高亚军. 2013
[6]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农艺性状的差异. 安蓉,曹兰芹,杨睿,伍晓明,陈碧云,高亚军. 2014
[7]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沈明星,王海侯,施林林,吴彤东,陆长婴,陈凤生,孙华. 2009
[8]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7
[9]密度、施氮量对油菜淮杂油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蒋守华,刘葛山. 2011
[10]江苏沿江地区油菜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张维,高建芹,戚存扣,付三雄,张洁夫. 2019
[11]移栽密度与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聂丽群,高建彬,汤文光,杨光立,肖小平. 2012
[1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赵凯琴,张玉松,燕林祥,李根泽,李庆刚,罗延青. 2024
[13]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卓,刘永红. 2018
[14]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机收性状的影响. 付三雄,周晓婴,张维,陈锋,高建芹,张洁夫,戚存扣. 2016
[15]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邱江,黄秀芳,戚存扣,孙敬东,陈新军,韩桂琴. 2006
[16]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17]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油菜氮素营养性状的差异. 张玉莹,安蓉,曹兰芹,伍晓明,陈碧云,高亚军. 2014
[18]不同基因型油菜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和氮营养性状的关系. 杨睿,伍晓明,安蓉,李亚军,张玉莹,陈碧云,高亚军. 2013
[19]不同沼肥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凤莲,孙钦平,李吉进,刘春生,魏宗强,张杰,刘本生. 2010
[20]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谯记,娄芬,杨西友,熊俊,甘小波,蔡一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应用低密度SNP芯片解析玉米遗传多样性
作者:高嵩;张楠;何欢;郑淑波;赵桐;周小辉;代秀云;黄威;王薪淇
关键词:玉米;SNP;类群划分;聚类分析
-
花生红衣中反式白藜芦醇对HEK293T细胞抗氧化的影响
作者:孙畅;周春田;岳玉兰;吕呈蔚;李云飞;黄威;李铁柱;胡济美
关键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HEK293T;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
-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作者:李银水;黄翔;罗金华;吕典;金晶;李必钦;秦璐;顾炽明;余常兵
关键词:带宽行比;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产量;氮素效率
-
纳米酶应用于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作者:郭家梁;孙畅;李倬林;吕呈蔚;李铁柱;韩勇;胡济美;范亚军;黄威
关键词:纳米酶;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比色法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建设路径-以抚顺市顺城区莲岛村张雪家庭农场为例
作者:秦艺源;秦璐;张瑞;袁立新;齐鑫
关键词: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乡村振兴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和后期展望
作者:周向阳;赵令卓;张晶;程国栋;邢丽玮;杨璐;吴建寨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价格;市场形势;展望
-
2023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和2024年展望
作者:周向阳;张晶;程国栋;迟亮;杨璐;沙德剑;边文波;吴建寨
关键词:马铃薯;市场形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