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卫国

作者: 胡卫国;赵虹;王西成;邱军;曹廷杰;曹颖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改良进展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60-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状况,对2000-2009年黄淮冬麦区324个区试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平均含量较高,黄淮南片冬水组、春水组和黄淮北片水地组三组参试品种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达到强筋小麦国家审定标准,但面筋强度较差,蛋白质质量不高,表现为稳定时间、沉降值、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性状的值都偏低,特别是黄淮北片在这几个性状值上都低于黄淮南片。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加强了对这4个性状的改良,各性状值稳中有升。因此,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是加强蛋白质质量的改良,使各性状综合平衡发展。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英文). 刘东涛,冯国华,谢佩松,陈荣振,刘世来,王来花,张会云,李德民,王静. 2007

[2]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张存良. 1992

[3]面包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 2012

[4]六个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晚播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夏清,杨珍平,席晋飞,李娜,孙敏,高志强,任江萍,潘辛来. 2014

[5]四川省近年育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蒋进,蒋云,王淑荣. 2019

[6]河南省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陈渝. 2008

[7]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2001

[8]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赵虹,王西成,李铁庄,汤其林,田云峰,吕凤荣,苗玉芳. 2000

[9]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改良进展.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2007

[10]黄淮北片冬麦区抗赤霉病基因Fhb1种质挖掘及溯源. 张颖君,高慧敏,李子千,胡梦芸,孙丽静,刘茜,吕亮杰,李辉. 2020

[11]黄淮海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周继泽,李洪文. 2014

[12]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2023

[13]鲁麦14对山东省小麦主导品种的遗传贡献研究. 盖红梅,李玉刚,王瑞英,高峻岭,张继余,张学勇. 2011

[14]黄淮冬麦区晚霜冻易发时段冠层内最低气温分布及估算. 刘红杰,倪永静,任德超,杜克明,葛君,朱培培,赵敬领,武永峰,胡新. 2018

[15]河北省农赫科学皖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新品种. 张文英,柳斌辉. 2014

[16]小麦立体匀播技术绿色节本高产高效. 赵广才. 2016

[17]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氮肥调控补偿研究.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王德梅. 2013

[18]黄淮冬麦区小麦Zn、Cu含量调查研究. 夏瑞雪,魏帅,曹冬梅,郭波莉. 2015

[19]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李文贞,陈天青,黄芳,熊仕俊,何觉民,张立异. 2014

[20]京花系列冬小麦品种的选育与主要性状分析.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刘建平,高新欢,任立平,张风延.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