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TSA及其前体物质DTSA的生成和稳定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斌

作者: 徐斌;江和源;张建勇;薛金金;刘千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儿茶素;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聚酯型儿茶素A;稳定特性;生成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6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酶促氧化EGCG形成脱氢聚酯型儿茶素A(DTSA)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然后研究DTSA和TSA的生成特性及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TSA的生成量一直在积累,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酸性条件下DTSA和TSA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DTSA易于分解形成更多的TSA;随着温度的升高,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变差,易于分解或氧化;具有还原性的Fe2+显著影响TSA和DTSA的稳定特性;而Cu2+、多酚氧化酶(PPO)和氧气对DTSA和TSA的稳定特性影响不显著。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骏眉工艺红茶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伟伟,乐婷,杨刘艳,王蔚,江和源. 2022

[2]糙米发芽过程中抗坏血酸生成特性研究. 徐立伟,李莉峰,王小鹤,迟吉捷,张良晨,唐文举. 2012

[3]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施莉婷,江和源,张建勇,王伟伟,苏威. 2018

[4]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5]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6]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7]儿茶素圆形纸层析的改进及应用. 涂晓欧,刘霞林. 2000

[8]茶多酚与甲醛的反应特性研究. 励建荣,俞其林,胡子豪,朱军莉,贾佳. 2008

[9]基于DPPH法的茶叶儿茶素类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林清霞,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20

[10]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向丽敏,刘雅琼,赖幸菲,黎秋华,孙伶俐,陈文品,陈栋,孙世利. 2018

[11]儿茶素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雷志伟,李露露,郭灿,尹荣秀. 2019

[12]湖北不同地区绿茶中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比较. 金钰,周有祥,胡定金,赵明明. 2017

[13]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吴飞飞,张笛,周静,王富荣,何华平,徐凌云. 2019

[14]植物生物刺激剂对茶树重要酶系统和生化成份的调节. 李荣林,艾仄宜,杨亦扬,李欢,穆兵,陈正涛,史海华,杨建华,吴威. 2021

[15]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 王丽丽,林清霞,宋振硕,陈林. 2021

[16]绿茶面包中儿茶素总量检测方法研究. 宋振硕,张磊,王丽丽,林清霞,陈林. 2021

[17]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赵明明,周聪,彭茂民,周有祥. 2019

[18]厚叶岩白菜组培苗、种子苗和野生苗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刘敏,王卉,陈艳瑞,努尔波拉提,宁慧霞,王晓军. 2013

[19]不同糖类对绿茶饮料风味稳定性的影响. 汪洁琼,杨悦,叶青青,汪芳,曾亮,戴前颖,许勇泉,尹军峰. 2019

[20]基于品种差异的祁门红茶品质分析. 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