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旭红

作者: 高旭红;毛磊;徐立春;梁小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灵芝真菌;小麦秸秆;纤维素;营养成分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863-18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组选用泰山赤芝(G1组)、韩芝(G2组)、紫灵芝(G3组)和红灵芝(G4组)发酵处理小麦秸秆,对照组(CON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3℃下避光培养48 d后测定发酵底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筛选发酵效果最优菌株。结果表明:1)与CON组比较,灵芝真菌发酵小麦秸秆可显著降低pH及乙酸、干物质、酸不溶木质素、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G1组除外)、钙、磷和氨基酸含量(P<0.05),对乳酸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各菌株间比较,G1组的pH显著低于G4组(P<0.05),乙酸含量显著高于G3和G4组(P<0.05),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G4组(P<0.05),干物质含量极著高于G4组(P<0.01),粗脂肪含量极著高于G2、G3和G4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G3组(P<0.05),半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低于G3组(P<0.01);G3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G4组(P<0.01);霉菌、丙酸和丁酸含量在各组中均未检出。综上所述,灵芝真菌能够有效降解小麦秸秆的纤维物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泰山赤芝菌株的发酵效果最优。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芝麻茎秆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苏小雨,王东伟,魏利斌,高桐梅,王东勇,李丰,田媛,卫双玲. 2020

[2]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文龙,冯长松,李绍钰,王二耀,王成章. 2013

[3]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产沼气的影响. 李娟,马忠明,王文丽,卢秉林,赵旭. 2012

[4]不同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的初步研究. 吴琴燕,陈宏州,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10

[5]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2012

[6]小麦秸秆高留茬情况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影响. 付佑胜,张凯,刘伟中,周长勇,曹凯歌,赵桂东. 2019

[7]复合微生物两步发酵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梁军锋,陈秀为,李野,张洪生. 2008

[8]侧耳属白腐菌对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作用研究. 张洪生,梁军锋,李野,陈秀为. 2008

[9]NaOH和NaHSO_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0]小麦玉米秸秆掺土还田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仵峰,张凯,宰松梅,王华震,赵璨. 2015

[11]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2]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 刘丹娅,张文阳,张辉. 2008

[13]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4]小麦秸秆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凡,米国全,唐艳领,史艳艳,牛莉莉,赵秀山,史宣杰,马凯,程雨彤. 2020

[15]小麦秸秆对杂草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魏守辉,张朝贤,朱文达,姜翠兰,陈景超,黄兆峰,黄红娟. 2019

[16]尾菜与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 马泓若,李强,王治业,陈龙,王强,季彬. 2019

[17]麦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付佑胜,刘伟中,张凯,曹凯歌,赵桂东. 2019

[18]白腐真菌利用小麦秸秆产漆酶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尚洁,王静,樊明. 2021

[19]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北方7个品种小麦秸秆饲用价值及有效降解率模型预测. 程景,张丹丹,李博,靳光,王栋才,徐芳,孙锐锋,梁圆,张元庆. 2020

[20]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王毅,张俊清,况帅,管恩森,禚其翠,宋晓培,芦伟龙,王大海,刘跃东,张继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