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敬学
作者: 吴敬学;杨巍;张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生产;贡献率;技术进步模式;E-S模型
期刊名称: 农业展望
ISSN: 1673-3908
年卷期: 2010 年 6 卷 03 期
页码: 56-60
摘要: 文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方法,对技术进步在中国玉米生产中的贡献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增产中50.14%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致。考虑到不同类型农业技术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程度不同,进一步利用E-S模型分析了玉米生产技术进步中的主导模式,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生产一直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品种改良对玉米单产的贡献率分析. 刘世梦倪,宋敏. 2021
[2]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分析——基于三大主粮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孙玉竹,孙永珍,吴敬学,闫琰. 2019
[3]早稻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实证分析. 杨巍,吴敬学,张扬. 2009
[4]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分析-基于三大主粮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孙玉竹,孙永珍,吴敬学,闫琰. 2019
[5]“十五”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思考. 苏俊. 2000
[6]“十五”期间玉米生产调控对策之建议. 才卓. 2003
[7]赤峰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增产途径. 孟繁盛,宁朝辉,慈艳华,郑伟,杨艳梅,卜一,霍剑锋. 2009
[8]一种新型配比化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阎世江,褚清河,周运宁,张治家. 2018
[9]宜宾酿酒玉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黄宁,毛思根,潘世江,余世权,吴郁魂,于加乾,苟才明. 2020
[10]中国玉米生产30年回顾. 韩萍,李海燕,侯长希,王佳江,赵化春. 2007
[11]广西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体琛. 2005
[12]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 张瑞博. 2008
[13]中国北部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生产及发展方向. 谭福忠,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 2007
[14]贵州省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杜月红. 2003
[15]玉米生产、流通及加工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从主产区吉林至主销区广东的跟踪调查. 王东阳,程广燕,任荣华,韩洁. 2008
[16]加入WTO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张士功,禾军,王道龙,周应华,吴晓春,霍剑波. 2001
[17]我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婷婷,李文娟. 2021
[18]黑龙江省玉朱生产和品种布局新形势. 佟屏亚. 2013
[19]分析东白镇玉米的生产. 袁斌. 2006
[20]西藏玉米生产的现状与建议. 禹代林,欧珠.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成熟度的新鲜羊肚菌质地和风味分析
作者:张扬;集贤;巴宗;李凤美;罗莹;贺丽霞;贾强强;刘连强
关键词:六妹羊肚菌;成熟度;质地特征;风味化合物;GC-IMS
-
闽双色6号籽粒发育中叶酸合成代谢基因挖掘与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许静;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叶酸;籽粒发育;Mfuzz聚类
-
合肥市"粮头食尾"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朱丽君;刘枫琪;张耀兰;张扬
关键词:粮头食尾;产业链;转型升级;SWOT
-
果实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魏潇;章秋平;杨巍;刘晶;吕春晶;王柏松
关键词:果实品质;评价指标;检测技术
-
芥菜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作者:李魁印;段丽丽;胡云;李伟;付文苑;杨巍;唐兵;常向彩
关键词:芥菜(Brassica juncea);Trihelix家族;全基因组鉴定;生物信息分析;表达分析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不同韭菜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分析
作者:赵丽芬;王青青;奥宁;杨巍;唐兵;莫传园;张宝会;陶莲;付文苑;邓英
关键词:青韭;韭黄;营养品质;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