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雪丹

作者: 曹雪丹;李二虎;方修贵;赵凯;周伟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酒;挥发物;固相微萃取;GC-MS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3 期

页码: 179-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蓝莓主发酵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主发酵前共检出挥发性成分36种,主要为萜类(11种)、醇类(12种)、酯类(8种)和酸类(3种)等;主发酵后共检出挥发性成分46种,主要为醇类(7种)、酯类(13种)、萜类(13种)、酸类(4种)和烃类(8种)等。与主发酵前相比,主发酵后有21种化合物消失,有31种新增的化合物,还有15种化合物在主发酵前后均有检出。研究表明,主发酵过程是完成蓝莓酒由果汁到果酒的主要香气变化阶段。

分类号: TS262.7`O657.63

  •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 尹炯,赵冬香,王爱萍,王玉洁. 2010

[2]对欧洲葵螟不同抗性的向日葵品种挥发物成分比较. 侯林林,孟瑞霞,刘文明,王丹,白全江,贾永红,伊卫东. 2017

[3]不同营养层次挥发物对燕麦蚜茧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影响. 胡萃,倪汉祥,孙京瑞. 2001

[4]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对芒果叶片挥发物的影响. 蔡鸿娇,陈峰. 2019

[5]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甜瓜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忠红,谭慧林,赵雅霞,张健,孔建军,过利敏,吴斌,周琦. 2020

[6]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的挥发物. 蔡晓明,孙晓玲,董文霞,王国昌,陈宗懋. 2009

[7]椪柑果醋液态发酵工艺及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曹雪丹,方修贵,赵凯. 2015

[8]固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枣产品的芳香成分. 毕金峰,于静静,丁媛媛,赖必辉. 2010

[9]黄牛肝菌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2

[10]新疆产核桃仁挥发性芳香物质成分萃取条件的优化及GC-MS分析. 安冉,华震宇,王建梅. 2016

[11]不同草莓香气成分贮藏过程中变化的研究. 张娜,赵恒,阎瑞香. 2015

[12]蓝莓酒澄清稳定处理中组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李亚辉,周剑忠,马艳弘,张宏志,王英. 2019

[13]蓝莓人参保健酒中主要人参皂苷的检测. 夏秀东,刘小莉,王英,李莹,范琳琳,臧泉,周剑忠. 2017

[14]吉林靖宇地区4个蓝莓品种酿酒特性研究. 舒楠,吴林,曹炜玉,路文鹏,杨义明,范书田,金宇宁. 2022

[15]二氧化硫对蓝莓酒发酵动力学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荆红彭,刘明,陈晓明,郭丰利,郭意如. 2021

[16]HPLC法同时测定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9种有机酸. 胡小露,刘卉,鲁宁,刘佳,高学玲. 2012

[17]蓝莓酒加工活性干酵母的筛选及发酵过程营养变化. 张菊华,李高阳,许弯,胡小琴,胡梓妍,刘伟. 2020

[18]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张立娟,崔建州,李继泉,刘春琴,潘文亮,高占林. 2010

[19]灰飞虱对抗性粳稻品种稻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机制. 刘芳,宋英,包善微,卢海燕,石细敏,祝树德. 2009

[20]Q型烟粉虱对不同烟草品种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茂业,陈德鑫,李世广,刘苏,林华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