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麦田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产量及经济环境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永华

作者: 李永华;武雪萍;何刚;王朝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比例;土壤性质;气候条件;N2O排放;NH3挥发;硝酸盐淋溶;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2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有机肥替代是在维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化学氮肥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小麦产量效应、环境代价和经济效益的复杂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量化了有机肥替代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旨在为有机肥替代技术在我国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方法,对2019年12月前经同行评议发表的涉及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文献通过Meta分析,从农学、环境和经济角度评估有机肥替代的综合效益.[结果]有机肥替代处理在化学氮肥用量平均减少43%的条件下,未降低小麦产量.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小麦产量有巨大影响.在替代化肥比例<15%和15%-30%时,有机肥替代处理分别增产8%和5%,而在替代化肥比例>30%时,未显著增产.小麦生产的净经济效益受替代比例和替代有机肥类型影响.当有机肥替代比例<30%时,净经济效益无显著性差异;而当替代比例>45%时,牛粪和商品有机肥作为替代有机肥时,净经济效益减少18%和68%.有机肥替代使小麦生长季的NH3挥发减少24%、小麦收获期的土壤硝酸盐残留量减少16%,但使小麦生长季的N2O排放量增加了32%.进一步分析可知,土壤性质、有机肥类型、气候条件、试验持续年限、产量和施肥水平均可调控有机肥替代的小麦产量效应.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处理在SOM>15 g·kg-1时显著增产4%,而在SOM≤15 g·kg-1时无增产效应,在土壤p H<7时增产8%、而在土壤pH>7时无增产效应.当鸡粪、猪粪和商品有机肥作为替代有机肥时,有机肥替代处理分别增产6%、6%和4%,而牛粪作为替代有机肥时无增产效应.有机肥替代处理在年降雨量>600 mm区域显著增产4%,而在≤600 mm区域无增产效应.在年平均气温>15℃区域增产5%,而在年平均气温<15℃区域无增产效应.有机肥持续应用>10年增产6%,而在<10年无增产效应;在高施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4%,而在中、低施氮量条件下无增产效应.在低产水平下有机肥替代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9%,而在中、高产下有机肥替代无增产效应.[结论]有机肥替代处理在化学氮肥用量平均减少43%的条件下,未降低小麦产量,在维持小麦产量的同时有大幅减少化学氮肥用量和氮损失的潜力,但未增加净经济效益.应用合理的化学氮肥替代量、有机肥类型在降水充足和高温区域更易发挥有机肥替代的增产效应.

分类号: F326.11%S512.1

  • 相关文献

[1]设施黄瓜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高伟. 2012

[2]有机物和氮肥对牧草土壤硝酸盐淋溶和N_2O排放的影响. 郭建华,邸洪杰. 2005

[3]菜地追施猪粪沼液后NH_3和N_2O排放特征及氮损失率. 靳红梅,常志州,吴华山,郭德杰,黄红英,马艳,徐跃定,张建英. 2013

[4]饲料蛋白含量对稻-黄颡鱼共作模式气态氮排放、黄颡鱼生长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王梦杰,吴俊男,刘耀斌,徐春春,冯金飞,李凤博,方福平. 2022

[5]基于DNDC模型的华北典型农田氮素损失分析及综合调控途径. 李虎,王立刚,邱建军. 2012

[6]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纪立东,柳骁桐,司海丽,孙权,王锐. 2021

[7]生物质炭对双季稻田土壤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刘杰云,邱虎森,王聪,沈健林,吴金水. 2019

[8]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条件下芹菜产量、品质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高伟,朱静华,李明悦,黄绍文,唐继伟. 2011

[9]不良气候条件对海南芒果曼季节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华敏,范鸿雁,张治礼,何凡,王祥和,胡福初. 2013

[10]氮肥与氮转化调控剂配施降低夏玉米-冬小麦农田N_2O排放. 王艳群,彭正萍,李迎春,李英丽,舒晓晓,郭李萍. 2017

[11]湘南红壤稻田经济绿肥培肥增产效果研究. 刘泽弦,高菊生,黄晶,邓岚,李冬初,高学成,杨雷. 2024

[12]湘南红壤稻田经济绿肥培肥增产效果研究(英文). 刘泽弦,高菊生,黄晶,邓岚,李冬初,高学成,杨雷. 2024

[13]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2024

[14]美国大豆生产分析及展望. 潘月红,逯锐,迟凤玲. 2011

[15]气候条件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车京玉,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 2008

[16]河北低平原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月英,柳斌辉,刘全喜,张文英,张素美,谢莉莉,李新,马敬民,李爱国,栗雨勤. 2009

[17]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及含水量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车京玉. 2011

[18]不同气候条件对新春3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贾永红,魏海鹏,梁晓东,曾潮武,纳斯如拉·克热木. 2023

[19]茼蒿优良品种及栽培要点. 曲士松,孙晋斌. 2001

[20]施氮方式对玉米氮吸收及土壤养分、N_2O排放的影响. 刘慧颖,韩瑛祚,华利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