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菜豆考察简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素

作者: 王素;姚永慧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6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摘要: 豆类蔬菜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式多样,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豆类蔬菜在蔬菜中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笔者于1985年的4、5月间对我国华东部分地区的豆类蔬菜品种和生产情况(重点是菜豆)进行了一般考察,现简介如下: 曾赴山东胶东半岛,江苏的无锡、南京市,及上海市考察。上述各地均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菜豆主要在春秋两季种植。这些地区蔬菜栽培集约化程度高,栽培技术也较高,种植菜豆多行育苗移栽,引进新品种和品种更新较快。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力紧张,蔬菜包括豆类的生产也向省工、节省生产资料、简化栽培管理的方向发展。 豆类蔬菜在这些地区不是最重要的蔬菜,次于白菜、甘蓝、黄瓜等大宗蔬菜。以菜豆为例,各地种植面积占蔬菜栽培面积的5—10%。而且多以蔓生菜豆为主,矮生菜豆约占全部菜豆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产量因品种地区而异。南方由于病害严重,产量较低,蔓生菜豆亩产约750—1500公斤,矮生菜豆则仅产500公斤J低者甚至百公斤。北方产量较高,山东青岛、烟台等胶东地区菜豆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者可达2500—3000公斤。矮生菜豆一般不超过! 000公斤。 从上述考察地区可以看到菜豆生产有以下趋势: 1.矮个菜豆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矮生菜豆省工、省架材,适于劳力紧张地区种植。加之近几年引进新品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对矮生菜豆的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如无锡市过去矮生菜豆仅百余亩,后来稳定在400—500亩,1985年达700一800亩。这与新品种的弓I进有关。“供给者”菜豆在上海、南京、青岛等地都表现较好。我所选出的“优胜者”、“赞莫兰诺”矮生菜豆也在这些地区试种成功。“优胜者”以早熟、丰产取胜,而“赞莫一诺”则以荚形美观、商品性好见长。 2.新技术在菜豆生产上的应用,对其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 上述地区春季种植菜豆多采用育苗移栽。近年来,在栽培上应用地膜覆盖,早熟性和丰产性效果均较显著,还可减少育苗的工序。如在播种前结合喷施除草剂并施足底肥,则在以后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均可省掉。上海、无锡等地已这样做了。 3.蔬菜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对菜豆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变化,对菜豆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除要求有鲜销品种,还要求有适于制罐、耐贮藏和适于速冻及食用豆粒的品种。这就要在发掘地方资源、利用现有农家品种和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各种用途的新品种。如上海的地方品种白花刀豆、南京的地方品种白粒架豆产品均用作加工匍o罐,但满足不J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新的研究课题相继上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动向。华东地区菜豆考察简介@王素$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姚永慧$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