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丝核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向荣

作者: 任向荣;李伟;孙海燕;陈怀谷;于汉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禾谷丝核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313-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引起的纹枯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已成为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威胁。为进一步开展禾谷丝核菌的致病机理等研究,通过对酶种类、菌丝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进一步尝试了PEG-原生质体转化和土壤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进行禾谷丝核菌的转化。建立了禾谷丝核菌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通过形态学、生长速率及致病性的比较发现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和原始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多次尝试两种转化方法,没有获得禾谷丝核菌的遗传转化子。原生质体制备体系的获得为禾谷丝核菌遗传转化、原生质体融合等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周益军,范永坚,王金生,吴淑华. 2000

[2]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初探. 唐利民,熊鹰,姜邻. 2004

[3]梨黑斑病菌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与RFP标记转化子的致病性分析. 李丙新,何锋,刘娟娟,赵延存,孙伟波,操海群,刘凤权. 2018

[4]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黄瓜悬浮细胞原生质体中的表达. 汤辉仙,贾士荣,尹长城,赵南明. 1988

[5]PEG介导的黑附球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雷刚,罗淑芬,周宏胜,胡花丽,李鹏霞. 2018

[6]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应用. 于晓玲,李春强,彭明. 2009

[7]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 杜艳,刘永锋,常有宏,蔺经,乔俊卿,刘邮洲. 2017

[8]灵芝原生质体融合HH系列菌株的选育研究. 郑林用,甘炳成,黄小琴,郭勇. 2006

[9]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 陈健华,邢锦城,张茸茸,张旭,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0]江苏大麦纹枯病菌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赵桂东,李清铣. 1993

[11]江苏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CAG_1群菌株的特性和致病力分化. 潘以楼,吴汉章. 1992

[12]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夏明聪,邓晓旭,齐红志,谢夏,徐文,张洁,孙润红,潘娅梅,武超,杨丽荣. 2021

[13]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联合毒力测定. 耿忠义,张立霞,辛相启,赵京岚,赵玖华. 2014

[14]小麦纹枯病菌中的dsRNA及其与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张涛,杜文珍,张春燕,陈莹,于汉寿,李伟,陈怀谷. 2015

[15]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禾谷丝核菌的相对生物量. 洪彦涛,张增艳. 2015

[16]禾谷丝核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陈怀谷,王裕中,陈利锋,史建荣. 2001

[17]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分子诊断. 杨慧勇,王兵,李飞凤,史建荣,宋玉立,杨崇良. 2008

[18]禾谷丝核菌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及评价. 李伟,张兴,孙海燕,邓渊钰,张爱香,马东方,陈怀谷. 2017

[19]马铃薯抗菌肽SN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抑菌活性. 蒋雯,刘欣,张增艳. 2011

[20]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马振国,马志强,康丽娟,王文桥,李红霞,张小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