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构建及其利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亚文
作者: 曾亚文;王象坤;杨忠义;李自超;申时全;张洪亮;李华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心种质;云南稻;稻种资源;种质库;地理分布系统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ISSN:
年卷期: 2000 年 001 卷 003 期
页码: 12-16
摘要: 以612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及技术体系研究,以及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籼粳6大生态群、地理分布系统及图集、优异种质系统发生规律等研究.初步建立了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体系,筛选出998份初级核心样品,表型上约代表了云南稻种资源98%的多样性,并论述了该体系的利用前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靳祥,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杨涛. 2010
[2]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靳祥,张明喜,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 2011
[3]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 张浩,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树明,桂敏. 2006
[4]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靳祥,尹志涛,杨仕强. 2009
[5]湖南种质库稻种活力监测分析. 李小湘,刘文强,潘孝武,李卫红,周志武. 2015
[6]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曾亚文,申时全,汪禄祥,刘家富,普晓英,杜娟. 2005
[7]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曾亚文,李自超,申时全,王象坤,杨忠义,张洪亮,陈于敏. 2001
[8]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曾亚文,刘家富,汪禄祥,申时全,李自超,王象坤,文国松,杨忠义. 2003
[9]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夏秀忠,农保选,刘开强,张宗琼,梁耀懋. 2012
[10]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微卫星分析(英文). 张洪亮,李自超,廖登群,刘霞,曾亚文,申时全,穆平,杨忠义,王象坤. 2003
[11]云南稻品种与普通稻品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 罗利军,张端品,谢岳峰. 1988
[12]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研究进展. 张浩,曾亚文,和忠,和立宣. 2007
[13]全雄罗非鱼研究新进展. 徐竹青. 2005
[14]四十年改革开放 几代人梦想成真-记中国作物种质资源40年发展巨变. 刘旭. 2019
[15]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颜伟,杨欣,朱银,狄佳春,徐婷婷,蔡士宾. 2020
[16]水稻等重要作物种子的保存与管理体系探究. 孔宪琴,张小惠,李春生,张克勤,胡光连. 2018
[17]河北种质库部分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耿立格,李灵芝,王丽娜,李翠霞. 2006
[18]种质库栽培稻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宁秀呈,温东强,田新宙. 2004
[19]低温贮藏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黎芳,邢钇浩,邓海燕,梁桂东,陆贵锋,黄凤珠,刘朝安,武志江. 2020
[20]农业种质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探讨. 卢新雄.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关键词:大麦籽粒;皮裸;籽粒颜色;棱形;营养成分
-
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致远;王凯博;陈思霖;赵碧;申时全
关键词: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
-
大麦马铃薯间作模式对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塔;杨丽娥;杨晓梦;普晓英;李霞;官秀娇;杨砚斌;杨加珍;和习琼;曾亚文
关键词:间作;大麦;抗氧化酶;棱型;用途类型;分蘖期
-
茶叶活性成分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脂质代谢
作者:杨恺清;王凯博;陈思霖;赵碧;申时全
关键词:茶;活性成分;肠道菌群;脂质代谢;肥胖
-
猪胞内劳森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裴艳艳;张梦琳;许浒;相丽润;张洪亮;彭金美;王倩;田志军;周国辉
关键词:胞内劳森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LI0841重组蛋白
-
阳春砂与草果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作者:杨加珍;徐鹤萌;陈佳;何伟;曾亚文
关键词: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叶片解剖结构
-
推动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作者:申时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