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切割式机采鲜叶品质特点及其名优绿茶适制品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根生
作者: 陈根生;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邓余良;杨宇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采;鲜叶品质;名优绿茶;适制产品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1-5
摘要: 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质量与机械组成显著不同于传统手采鲜叶,其质量控制标准和适制名优绿茶品类无法直接套用传统技术。本文重点分析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的品质特点,提出了基于这种鲜叶特点的4个等级分类,在分析不同类型名优绿茶对鲜叶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割式机采鲜叶主要适制的名优绿茶品类,对机采鲜叶的名优茶生产与加工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茶鲜叶品质周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朱永兴. 1994
[2]两个黄化茶树新品种在宜宾屏山地区的引种试验. 高远,龙秀丰,尧渝,龚雪蛟,刘东娜,罗凡,李兰英,罗晟,钟永清. 2024
[3]提高机采茶叶原料质量措施浅析. 刘晓霞,胡华健,王家伦,何莲,卢天国. 2010
[4]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5]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6]机采特等茶青下树率试验初报.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0
[7]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边金霖,王加伦,胡华健,卢天贵,刘晓霞,何莲,陈娟,段学艺,金大红,张兰兰,骆耀平. 2010
[8]论云南大叶种机械采茶的有关技术. . 1997
[9]北疆早熟优质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王香茹,王香茹,韩焕勇,张恒恒,宋美珍,张西岭. 2021
[10]晋南机采高密棉田创新技术可行性研究. 杨苏龙,史俊东,席凯鹏,史高川,陶民刚,常铁牛,张卫民,李朋波,石跃进,姚众. 2018
[11]8个无性系茶树良种机采适宜性评价. 孙慕芳,盛梦鸽,程世林. 2020
[12]采收时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机采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李星星,马辉,王亮,戴路,张永杰,崔建平,杨健,张建芳. 2021
[13]不同机采处理对乌龙茶树冠生长和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陈芝芝,张文锦,朱留刚,陈玉真,杨如兴,余文权. 2017
[14]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黄幸磊,王为然,王萌,朱家辉,林峰,秦国礼,杨静,阿里甫·艾尔西,吴全忠,孔杰. 2024
[15]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周凌云,李维,刘红艳,周品谦,包小村. 2015
[16]加工分级对机采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高士伟,叶飞,龚自明,王胜鹏,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雪萍,梁金波. 2017
[17]机采茶鲜叶分级技术初步研究. 杨娟,李中林,袁林颖,刘素强,邬秀宏,盛忠雷. 2015
[18]机采茶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 肖星,殷丽琼,孙云南,梁名志,李召,陈洪云,刘德和. 2016
[19]优质抗病机采棉花新品种——新陆中80号. 朱家辉,孔庆平,孔杰,宁新民,王为然,徐海江,阿里甫. 2017
[20]机采棉花品种新6015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家辉,阿里甫,孔杰,王为然,宁新民,王萌.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茶饮创新发展态势与启示
作者:尹军峰
关键词:中国茶饮;创新;发展态势
-
绿茶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及风味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屈丽池;王近近;黄纯勇;陈艳;秦廷发;滑金杰;王坤波;袁海波
关键词:绿茶;加工技术;氨基酸;风味;品质
-
茶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张铭铭;尹军峰;赖声泓博;汪芳;陈建新;魏志文
关键词:茶饮料;工业茶饮;新式茶饮;高质量;融合发展
-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等级滇红茶汤非挥发性差异组分
作者:谢佳灵;陈佳瑜;袁海波;王立磊;杨艳芹;江用文
关键词:电子舌;代谢组学;滇红茶汤;非挥发性组分
-
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作者: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关键词:绿茶;矿石浸泡水;风味品质;涩味;感官评价
-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
作者:陈红平;蔡晓明;吴正浩;袁海波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茶园绿色防控;茶叶清洁化生产;高通量精准检测;风险评估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