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耐老化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穆

作者: 李穆;毕洪波;卢实;高婷婷;黄威;郑淑波;周德龙;王敏;李晨燕;路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温高湿;耐老化;筛选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23-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6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高温高湿法鉴定并分析种子耐老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种子在老化胁迫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性状差异显著,平均值分别为10.93%和35.12%,比对照分别降低了88.0%和64.9%,相对发芽势变异幅度0~80.41%,平均为12.18%;相对发芽率变异幅度0~99%,平均为35.12%。综合发芽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FK1239、加早19、加早32、PHRE1、加早62、吉A1035、R5117、丹598等8份耐老化玉米自交系。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新疆春小麦品种种子耐老化评价. 于洋,朱长安,李召锋,周广立,崔凤娟,朱连春,王皓辰,刘仕志. 2023

[2]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耐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董显权,刘结平,王鲁民,黄洪亮,石建高,王磊,闵明华,陈晓蕾. 2014

[3]花生耐老化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沈一,刘永惠,陈志德. 2013

[4]不同红麻种子耐老化性差异及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王凤敏,粟建光,龚友才,戴志刚,陈基权,郑海燕,李燕. 2010

[5]瑞龙2号甜瓜的秋季栽培. 彭冬秀. 2005

[6]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发芽率变化. 张克勤,冯玉强,吴荣梁,李春生,孔宪琴,鄂志国. 2011

[7]食用菌生产的第一要务-防病防虫. 曹德宾. 2011

[8]高温高湿区增密减氮对杂交稻'内6优107'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徐富贤,张林,周兴兵,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张容,熊洪. 2021

[9]高温高湿下辣椒抗病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 王再兴,罗英,徐小万,宋占锋,何水林. 2017

[10]保鲜功能微生物对不同鲜切水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车建美,郑雪芳,林抗美,刘波. 2011

[11]浙江省发展甜樱桃的可能性、限制因子及对策. 吴延军,郑家祥. 2016

[12]不同家蚕品种对高温高湿耐受力调查. 李庆荣,肖阳,吴福泉,叶明强,杨琼. 2013

[13]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条件下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制作技术研究. 江杨,贾汝敏,江汉青,陈永辉,苏建聘,韩建成. 2017

[14]春大豆种子田间劣变性和劣变抗性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宋利茹,王爽,牛娟,马洪雨,舒英杰,杨艳,顾卫红,麻浩. 2015

[15]玉米DH系规模化筛选、评价技术流程初探. 岳尧海,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张志军. 2016

[16]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17]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筛选研究. 侯志研,王大为,郑家明,付景昌,白伟,赵奎华. 2011

[18]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方向前,陈洪海,李敏,李道红,于德忠,张志华,边少锋. 2009

[19]玉米优良种群性状的综合筛选.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9

[20]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