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与凤尾菇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在勤
作者: 谭伟;彭卫红;郑林用;龙章富;周俊初;缪礼鸿;陈雯莉;郭文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凤尾菇;锁状联合;遗传标记;原生质体融合;核配菌株;融合核分裂技术;RAPD技术分析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1998 年 5 卷 01 期
页码: 6-12
摘要: 金针菇与凤尾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双核异核体菌株都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本研究以金针菇和凤尾菇的双核异核菌株为亲本,将热灭活的凤尾菇原生质体,以PEG为融合剂,在高钙、高pH值条件下,与金针菇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329个再生菌株中选择出6株双亲细胞质和细胞核都融合的无锁状联合单核菌株,经融合核分裂技术处理后,融合核分裂成为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株。应用RAPD技术分析,证明融合子菌株均含有与双亲株同源的遗传物质,是真正的融合子菌株。
分类号: Q813
- 相关文献
[1]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糠栽培凤尾菇配方优化研究. 李超. 2013
[2]黄伞结实与非结实菌丝的形态特征比较. 黄思良,闭志强. 2005
[3]酸碱度对秀珍菇新品种福秀5669菌丝体形态及锁状个数的影响. 黄敏敏,张闽春,黄晓丽,刘洋,李巍,傅建炜,姚清华. 2019
[4]大球盖菇菌株形态学观察. 何华奇,曹晖,潘迎捷. 2003
[5]茯苓与凤尾菇目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甘炳成,郑林用,王勇,刘本洪,谭伟,黄忠乾,唐家蓉,肖在勤. 2005
[6]黄伞单孢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潘保华,李彩萍,元新娣,扬玉画,阎学梅,师新宇,聂建军,李建军. 2004
[7]凤尾菇发酵液抗细菌组分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林勇,曾志恒,张迪,郑怡,刘艳如,欧阳桐娇. 2010
[8]凤尾菇螨类综合防治初步研究. 曾宪森,李开本,林兴生,林衍铨,余应瑞,黄玉清. 2001
[9]危害凤尾菇生产的一种小包脚菇属草菇属物种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何晓兰,彭卫红,陈影,黄忠乾. 2016
[10]若干因素对凤尾菇生育的影响. 常继东. 1990
[11]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范雷法,潘慧娟. 2005
[12]鸡大肠杆菌异型外膜蛋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 丁伯良,鄢明华,王英珍,李秀丽,黄金海,白朋勋,王东,张健,赵向华. 2004
[13]多优良性状工业化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杨登峰,米慧芝,陆琦,黄日波. 2010
[14]Genome shuffling研究进展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张红岩,王青艳,黄日波. 2009
[15]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创造种质的研究简要. 严成其. 2001
[16]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曹雪,戴忠良,秦文斌,潘跃平. 2016
[17]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孙慧慧,王力军,闫晓红,叶永忠,魏文辉. 2010
[18]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植酸酶、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的研究. 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玉洁. 2010
[19]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秦岭霉素产量提高的影响. 龙建友,唐世荣,吴文君. 2007
[20]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双型融合菌株的构建.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银耳多糖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董茜;张仕林;谢丽源;张谦;舒雪琴;何晓兰;彭卫红;许瀛引
关键词:银耳多糖;棕榈酸;肠道炎症;肠道屏障
-
羊肚菌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彭卫红;闫世杰;周洁;罗建华;王勇
关键词:育种;羊肚菌;新品种;病害;质量安全;连作障碍
-
不同羊肚菌菌株的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香气评价
作者:张谦;许瀛引;董茜;舒雪琴;张仕林;谢丽源;彭卫红;王海霞
关键词:羊肚菌;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风味;相对气味活度值
-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冯立娟;李英朋;王传增;尹燕雷;郭琳;谭伟
关键词:石榴;SPS基因;INV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
比较转录组学分析金针菇菌柄伸长调控相关途径和基因
作者:崔玉琴;刘询;何晓兰;王波;万燕;彭卫红
关键词:转录组学;金针菇;菌柄;伸长;基因
-
羊肚菌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作者:刘理旭;唐杰;陈影;王勇;闫世杰;彭卫红;侯怡铃
关键词:羊肚菌;新品种;选育
-
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的模式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效果
作者:谭伟;叶雷;李小林;唐杰;周洁;闫世杰;张波
关键词:桑树;羊肚菌;套种模式;产量;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