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勇泉
作者: 许勇泉;尹军峰;沈丹玉;袁海波;陈建新;汪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茶汁;浸提;感官品质;得率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8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719-7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鲜茶固体饮料加工的鲜茶汁制备提取工艺,以鲜茶汁浸提温度、时间及茶水比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探讨浸提工艺对鲜茶汁的感官品质、提取得率、浓度、主要生化成分浸出量、酚氨比、外观颜色及冷后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鲜茶汁的感官品质下降,但鲜茶汁提取率、浓度增大,茶水比1:1(W/V)时鲜茶汁提取率和浓度较高且感官品质较好。综合考虑鲜茶汁的感官风味品质、提取得率及产业化成本,鲜茶汁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10min,茶水比1:10(W/V)。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超高压辅助浸提鲜茶汁研究. 许勇泉,袁海波,汪芳,张瑞莲,陈建新,尹军峰. 2010
[2]鲜茶汁不同制备工艺比较. 许勇泉,尹军峰,沈丹玉,袁海波,陈建新,汪芳. 2007
[3]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对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孟祥春,黄泽鹏,凡超,向旭. 2019
[4]响应面法优化决明子总蒽醌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崔瀚元,宋兆伟,张越,赵宪争. 2019
[5]不同品种藏系绵羊羊毛油汗及脂肪酸含量比较. 周雨. 2019
[6]浓香花生油脂体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丽霞,魏松丽,朱闪闪,孙强,芦鑫,孙晓静,金璐. 2022
[7]油茶粕中茶皂素连续多级逆流水提工艺的建立. 王佳佳,李国琰,张雁,廖娜,魏振承,李巧玲. 2021
[8]大豆原料对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刘军,马春芳,闫龙,李顺秀,邸锐,马军,王洪彩,刘兵强. 2019
[9]刺芹侧耳下脚料水溶性细胞壁多糖碱提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 刘艳芳,薛令坤,唐庆九,周帅,颜梦秋,杨焱,吴迪,张忠,张劲松. 2019
[10]超临界CO_2萃取彭波半细毛羊羊毛脂的研究. 周雨. 2019
[11]工艺条件对Camembert干酪品质及得率影响的研究. 王知非,吕加平,张立宇,宋金慧,张书文. 2009
[12]磨皮取油后橙皮的二次利用对精油品质的影响. 付复华,尚雪波,何双,单杨. 2015
[13]硫酸铵盐析条件对多管藻R-藻红蛋白和R-藻蓝蛋白得率和纯度的影响. 朱丽萍,颜世敢,李雁冰,周百成. 2010
[14]低温食用豆粕对腐竹加工过程及品质的影响. 马春芳,刘军,李顺秀,徐冉,孙保剑,张彦威. 2021
[15]溶胀因素对多管藻藻胆蛋白粗提得率和纯度影响. 朱丽萍,颜世敢,张玉忠. 2009
[16]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常山碱的研究. 郭志廷,罗晓琴,梁剑平,郭文柱,尚若锋. 2015
[17]南极磷虾蛋白质提取条件优化. 高飞,韩春然,石彦国,刘志东,冯实. 2016
[18]预处理对真鳕鱼皮明胶得率及凝胶强度的影响. 孙霞,刘淇,赵玲,曹荣,李玉全. 2013
[19]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辣椒红素得率及色价的影响. 李甜甜,王飞,权乔凤,韩志萍,李亚会,林意雯,李积华. 2021
[20]机械式壳肉分离加工河蟹的研究. 欧阳杰,虞宗敢,周荣,张敬峰,沈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等级滇红茶汤非挥发性差异组分
作者:谢佳灵;陈佳瑜;袁海波;王立磊;杨艳芹;江用文
关键词:电子舌;代谢组学;滇红茶汤;非挥发性组分
-
茶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杨雨青;谭娟;汪芳;彭顺利;陈婕;谭明燕;吕美艳;周富裕;刘声传
关键词:茶树;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分类鉴定;进化
-
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作者: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关键词:绿茶;矿石浸泡水;风味品质;涩味;感官评价
-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
作者:陈红平;蔡晓明;吴正浩;袁海波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茶园绿色防控;茶叶清洁化生产;高通量精准检测;风险评估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
-
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类型分析
作者:陈鑫宇;李博洋;谢关华;张珍珍;吕逸凡;许勇泉;陈佳;金丹;洪鹏;龙丹;汪洁琼
关键词:大红袍;浸提条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挥发性成分;香气类型
-
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外源酶;红茶;加工;深加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