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黄海区域渔船碳排放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峰

作者: 鲁峰;徐硕;李丹;刘慧媛;朱勇;崔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捕捞渔船;数据挖掘;温室气体;气候变暖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24 期

页码: 169-17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渔船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中通常被忽视的领域,对全球变暖过程具有不可忽略的驱动作用.渤黄海是中国重要的海上粮仓和生态环境治理区域,查明渤黄海渔船生产作业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较大的环节,对区域碳循环研究、碳排放管理及减排降碳措施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渤黄海区域海洋渔船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渔业生产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该研究基于2020和2021年的海量渔船管理及动态船位数据,提取了航段位移、航段内渔船航速、发动机负荷因子、排放因子等状态参数,构建了渔船二氧化碳排放动态计算模型,分析了渤黄海区域9种作业类型渔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给出了渔船年度及月度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渤黄海区域各类机动渔船在2020和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450万和945万t,总体呈现出近岸低、外海高的分布特征,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渔场、滦河口渔场、海东渔场、烟威渔场、石岛渔场、石东渔场、海州湾渔场及大沙渔场.2)拖网和刺网渔船是二氧化碳年度累计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但就单船单位航行时长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辅助船最高,围网渔船次之.3)不同年份相同月份的渔船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伏季休渔期开始前强碳源主要出现在黄海中南部区域,休渔期结束后强碳源主要出现渤海中部、山东半岛东部以及黄海中部海域一带,年度内渔船二氧化碳排放重心总体上是由沿岸海域向中部开阔海域方向扩散.该研究通过渔船动静态异质数据推演二氧化碳的时空变化,对评估渔业生产所引起的气候效应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分类号: S975

  • 相关文献

[1]中国水产养殖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的初步研究. 刘晃,车轩. 2010

[2]天然草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排放CO_2和吸收CH_4的影响. 李玉娥,林而达. 2000

[3]长江三角洲主要超级稻CH_4排放特征及其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闫晓君,王丽丽,江瑜,邓艾兴,田云录,张卫建. 2013

[4]合理利用增氧机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研究. 郭波,王贤瑞. 2014

[5]养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碳素流向及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初探. 张丽萍,孙国峰,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4

[6]上海群众海洋捕捞渔船升级改造模式及其经验探讨. 高超,戴俊,张溢卓. 2016

[7]北斗导航技术在渔业生产定位中的运用. 王超,康萌,张宇,张淼. 2020

[8]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油污水产生量估算及对策研究. 黄一心,鲍旭腾,赵平. 2018

[9]中国海洋捕捞装备科技发展研究. 巩沐歌,黄一心,鲍旭腾,高超. 2023

[10]国内外捕捞渔船碳减排技术发展状况. 张祝利,王贤瑞,丁建乐. 2013

[11]农业资源属性数据挖掘研究. 胡为群,祝利莉,郑可锋,叶少挺,朱旭斌. 2006

[12]抑制小白菜、菜心硝酸盐积累的栽培技术研究. 李群,潘大丰,陕方,周向阳,张兵,金肇熙,王多加,钟娇娥. 2005

[13]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分析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郑向群,高怀友,周军,王菲,王跃华,赵玉杰. 2003

[14]决策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孙华,李义杰,李清江. 2007

[15]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 郑向群,赵政,刘东生. 2008

[16]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平台的设计初探. 郝楠,田海亮,焦银珠,杨叶,钟鹏,刘春妍,肖红,潘荣光. 2016

[17]基于报告比值比法对利奈唑胺安全警戒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唐学文,贾运涛,田晓江,季欢欢,董志. 2017

[18]基于词向量的检索扩展方法与农业领域实证. 吴蕾,梁晓贺,乌吉斯古楞,王瑞. 2019

[19]基于Hadoop的农业大数据挖掘系统构建. 侯亮,王新栋,高倩,刘素英. 2018

[20]基于多维关联规则的猪肉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乔浪,郭新宇,彭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