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菌种生长条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明

作者: 王波;李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药用菌;碳源;氮源;温度;pH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5 期

页码: 2173-2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桑黄是一种新发现的药用菌,本文对桑黄SH2101菌株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黄菌在15~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 4~9范围内都能生长,最佳pH 6;对碳源的利用范围广,可利用单糖、双糖和多糖,最适宜碳源为玉米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对有机氮源利用效果较好,最适宜的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对无机氮源利用较差。

分类号: S567.39

  • 相关文献

[1]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刘娜,宋莹,吕立涛,张敏. 2019

[2]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王勇,甘炳成,郭勇,王钰. 2004

[3]野生灵芝JXLZ-3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保成,胡秀月,韦娇君,王灿琴,韦仕岩,王晓国. 2023

[4]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任海英,李岗,戚行江,韦继光,梁森苗. 2013

[5]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的生长条件研究. 叶小金,王勇,谢丽源,唐杰,黄忠乾,甘炳成,杨志荣,孙群. 2013

[6]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刘明军,包玉政,王晓巍,韩爱民,李通,杨建杰,任爱民. 2024

[7]野生肺形侧耳菌丝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初探. 钟丽娟,赵新海,张庆华,关艳丽,朱巍巍,韩冰,徐冲. 2013

[8]野生漏斗大孔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钟丽娟. 2013

[9]分离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多样性. 刘俊英,许文博,田沛. 2024

[10]白灰树花菌丝体最适营养生长条件的研究. 周永斌,张志军,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 2010

[11]白雪菇新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 何焕清,肖自添,刘明,潘新华. 2016

[12]羊肚菌A1菌株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谭伟,曹雪莲,苗人云,彭卫红,黄忠乾,甘炳成. 2016

[13]拟康宁木霉T-5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潜力. 尤佳琪,杜然,顾卫红,李超汉,李国庆,宋荣浩. 2022

[14]嗜蓝孢孔菌新种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 & L.Zhou菌丝培养条件研究. 郭尚,李艳婷,周林,南晓洁,郭霄飞,刘晓钢. 2017

[15]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杨菁,黄大斌. 2005

[16]竹黄子座形成及菌丝体发酵产生竹红菌素A的基本营养条件. 刘永翔,刘作易,全宇. 2011

[17]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能力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范寰,梁军锋,赵润,张金凤,张洪生. 2010

[18]灰树花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周建树,李士怡,孟庆国,赵洁,陈超,方新. 2005

[19]不同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影响. 范寰,梁军锋,赵润,张金凤,张洪生. 2010

[20]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郭向华,班立桐,王永庄,孙质惠,王海旺.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