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发油菜产量要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合句
作者: 赵合句;李光明;李培武
作者机构: 中国农科院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籽粒系数;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摘要: 对油莱产量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准高产的主攻方向。据我们多年调查研究,油菜“籽粒系数”和经济系数变化小,要提高经济产量首先要提高生物产量;在高产更高产情况下,角果数仍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远未达到“饱和”。高产油菜的结果层厚度大,是一个空间潜力。秋发油菜生物产量高,角果数多,经济产量高。
- 相关文献
[1]3年生芦笋日光温室秋冬茬有机土和普通土栽培产量对比试验. 贺超兴,马庆辉,戴雄泽,李振泉,孟秋峰. 2011
[2]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秋冬茬鲜笋产量的影响. 贺超兴,马庆辉,戴雄泽,罗绍春,李振泉,孟秋峰. 2011
[3]施肥量对9个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彭振英,田海莹,丁红,张智猛,于晓霞,万书波,李新国. 2019
[4]迟熟中粳稻超高产品种选育方向与途径的探讨. 陈荣庚,李秉柏,阮书存. 2006
[5]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 郑立龙,柴强. 2011
[6]龙麦19产量及子粒蛋白质含量怀肥料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春利. 1997
[7]花生根系生长特性、生物量、收获指数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许婷婷,石程仁,张扬,丁红,张智猛. 2018
[8]不同施肥处理对续随子产量的影响. 金梦阳,段先琴,赵永国,危文亮. 2010
[9]夏谷两系杂交种(1066A×C445)产量优势形成基础研究. 杜瑞恒,王天宇,程汝宏,张玉宗,郭永华. 1994
[10]不同栽培因素对油菜群体干物重等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1999
[11]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温宏昌,张喜平. 2019
[12]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王纶,王星玉,王海岗,曹晓宁,刘思晨,陈凌,王君杰. 2021
[13]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产量性状及氮利用效率特征.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孙良斌,刘忠山,冯固. 2019
[14]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卢合全,赵洪亮,于谦林,董合忠. 2011
[15]向日葵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应用研究. 朱统国,王佰众,李玉发,李晓伟,牛海龙,李伟堂,刘洪欣,何中国. 2015
[16]基于SPOT5影像分析植被指数与水稻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相关性. 李源洪,魏来,姚兴柱,周华茂. 2014
[17]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赵洪亮,于谦林,卢合全,董合忠. 2010
[18]不同肥料配比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 宋永林,袁锋明,姚造华,王丽霞,张淑香. 2001
[19]施钾水平对油菜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鲁剑巍,陈防,刘冬碧,万运帆,曹一平. 2001
[20]充足灌水条件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性状比较研究. 修文雯,田晓东,陈传晓,彭正萍,李少昆,张凤路.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药残留与生物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媛;程传民;胡小风;王督;李培武;张兆威
关键词: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粮油作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尚清玉;朱嘉铭;李慧;李培武;张奇;张文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黄曲霉毒素;检测;荧光;电化学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祥龙;毛劲;程玲;喻理;张良晓;张奇;李培武
关键词:真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处理;光学传感;电化学传感;压电传感
-
襄阳地区花生茬土壤不产毒黄曲霉菌的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作者:王雪;李力;张姝娟;朱梦洁;张奇;李培武;董菁;王盾;吴垭楠
关键词:黄曲霉菌;非产毒黄曲霉菌;特性分析
-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揭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002阻控黄曲霉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
作者:唐晓倩;张靖博;高尚;姜俊;张奇;李培武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代谢物;黄曲霉毒素;转录组学;抑菌机制
-
食品及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产后物理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马飞;唐芬;喻理;马飞;张良晓;李培武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食品;农产品;消减;物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