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做青工艺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宝贵
作者: 刘宝贵;梁光志;李子平;杨晶晶;王云仙;赵云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乌龙茶做青工艺;茶叶加工;花果香型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56-160
摘要: 近年来,花果香型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将乌龙茶做青工艺应用到不同茶类加工中,其所带来的品质特征基本表现为花香型,滋味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综述了乌龙茶做青工艺在五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乌龙茶做青工艺实质,以期为夏秋茶资源利用、加工工艺改进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对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陈娟. 2014
[2]新型立式解块机研制与应用. 滕靖,郑鹏程,龚自明. 2021
[3]乙烯对植物物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琴,陈娟,潘科. 2020
[4]黄金芽茶鲜叶加工过程中色泽变化及内在原因分析. 曹青青,陈根生,许勇泉,尹军峰. 2020
[5]光调控在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成,黄藩,王高熙,黄颖博,葛诗蓓,罗凡. 2024
[6]我国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刘新,张颖彬,潘蓉,王国庆,汪庆华,金寿珍,鲁成银. 2014
[7]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工艺优化. 吕军,刘忠英,郑元利,杨婷,文小山,张军,郑文佳. 2018
[8]茶叶色选机的技术特性与应用. 丁勇,廖万有. 2009
[9]代谢组学应用于茶叶加工和品质分析的研究进展. 王伟伟,陈义,张建勇,乐婷,王蔚,薛金金,江和源. 2022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茶叶生长加工冲泡过程中螺螨酯的残留迁移降解. 黎洪霞,钟青,罗逢健,王新茹,陈宗懋,张新忠. 2021
[11]茶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黄苹,陈能武. 2001
[12]绿色色香味形成的机理及其调控. 张文锦. 2001
[13]不同茶类制法对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化学模式的影响. 陈林,陈键,王丽丽,宋振硕,尤志明. 2017
[14]新型鲜叶摊青机在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郑鹏程,龚自明,滕靖,高士伟,叶飞,邬运辉,马驰. 2015
[15]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运用分析. 马玲,陈玫,杨毅坚,庞丽,罗琼仙. 2021
[16]创新—我国茶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陈宗懋. 2004
[17]基于GC-MS/MS分析加工对古茶树红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潘科,方仕茂,刘忠英,杨婷,戴宇樵,田小强,杨胜全. 2021
[18]热管技术在茶叶加工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郑鹏程,滕靖,龚自明,邬运辉,马驰. 2013
[19]茶叶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云,李春华,王小萍,唐晓波,李天莉. 2015
[20]黔茶1号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 张拓,杨婷,戴宇樵,李琴,刘忠英,潘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香型金萱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理化成分动态变化
作者:吴玲玲;梁光志;冯红钰;覃仁源;王云仙;赵云雄;罗莲凤
关键词:金萱红茶;花香型;理化成分;加工过程;动态变化
-
不同工艺对六堡茶香气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庞师婵;刘宝贵;梁光志;赵云雄;覃仁源;李子平
关键词:六堡茶;现代工艺;传统工艺;内含物质
-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作者:梁贤智;骆妍妃;阳景阳;农玉琴;陈杏;梁光志;陈远权
关键词:茶树花;干燥工艺;感官品质;氨基酸组分;挥发性成分
-
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吴玲玲;覃仁源;罗莲凤;冯红钰;刘汉焱;李子平;莫小燕;冯兰;梁光志
关键词:山楂叶;代用茶;加工工艺;挥发性成分;理化成分;感官品质
-
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作者:路晓;杨晶晶;丛雁方;王林;刘丽萍;高月花;亓丽红;于可响
关键词: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鉴定
-
土壤微生态在西瓜枯萎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作者:郑明子;杨丙烨;杨晶晶;俞仪阳;姚协丰;徐锦华;郭坚华;蒋春号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土壤微生态;群落结构
-
不同季节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作者:罗莲凤;赵云雄;刘汉焱;冯红钰;王云仙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