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玲玲
作者: 吴玲玲;覃仁源;罗莲凤;冯红钰;刘汉焱;李子平;莫小燕;冯兰;梁光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楂叶;代用茶;加工工艺;挥发性成分;理化成分;感官品质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1 期
页码: 217-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宜加工工艺,为山楂叶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山楂(小叶种)1芽2、3叶为试材,采用直接烘干、绿茶、白茶和红茶4种加工工艺制成山楂叶代用茶,分别从理化成分、感官品质及挥发性成分3方面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楂叶代用茶品质的影响.[结果]山楂叶绿茶中水浸出物、总糖、总酸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2.23%、424.24 mg/g、1.96%和59.62 mg/g;山楂叶白茶中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7.72 mg/g和77.21μmol/g;山楂叶红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8.12 mg/g.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水浸出物、总糖、总酸、总酚、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水浸出物、总酸、总酚、总黄酮均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水浸出物、总酚含量与滋味呈正相关,水浸出物含量与香气呈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山楂叶绿茶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山楂叶白茶.由感官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山楂叶白茶和山楂叶绿茶滋味爽甜,香气鲜悦,汤色橙黄明亮,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90.15和89.90分,总体表现较好.4类山楂叶代用茶鉴定出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烯烃类为主,山楂叶白茶中醛类、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8.93%、16.87%和17.65%.4类山楂叶代用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己烯醛、壬醛、苯甲醛、苯乙酮、水杨酸甲酯、α-法呢烯等.[结论]绿茶和白茶工艺较适宜山楂叶代用茶的制备.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山楂叶代用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杀青方式对多花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 马佳丽,张厅,赵文慧,刘运腾,张一弛,马泽强,王成,王剑波. 2024
[2]不同茶树品种新化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黎娜,黄怀生,钟兴刚,罗新亮,黄静,粟本文. 2021
[3]钙离子对绿茶浸提茶汤理化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许勇泉,陈根生,钟小玉,汪芳,杨宇宙,袁海波,尹军峰. 2011
[4]电子束辐照处理葡萄干的最高耐受剂量的确定. 李乐,范林霞,赵志雅,刘雅慧,高美须,侯志强,左都文,王非. 2023
[5]高档红条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郑红发,黄怀生,赵熙,粟本文. 2014
[6]不同等级“三杯香”茶加工工艺优化与品质研究. 王伟伟,江和源,张建勇. 2016
[7]加工工艺对茶叶硒组成及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 罗红玉,邓敏,杨海滨,盛忠雷,袁林颖. 2017
[8]烘焙对祁门红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张晓磊,刘亚芹,周汉琛,雷攀登. 2023
[9]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赵熙,钟妮,余鹏辉,黄浩,周浩,谭正初,郑红发. 2022
[10]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梁贤智,骆妍妃,阳景阳,农玉琴,陈杏,梁光志,陈远权. 2024
[11]加工工艺对桑叶乌龙茶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施英,廖森泰,刘军,任德珠,邹宇晓. 2015
[12]加工工艺对蜂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任佳淼,彭文君,田文礼,方小明,赵亚周. 2014
[13]山楂叶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龚霞,巫永华,刘恩岐,李超,陈尚龙. 2016
[14]山楂叶多酚的酶法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安徽,巫永华,刘恩岐,陈尚龙,邵颖. 2017
[15]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特性与组分分析. 巫永华,刘恩岐,张建萍,陈尚龙,陈安徽,邵颖. 2020
[16]山楂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弓威,顾丰颖,贺凡,王锋. 2015
[17]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赵珊,杨飞洋,秦琳,李曦,黄世群,郑幸果,雷欣宇,仲伶俐. 2023
[18]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舒爱民. 2019
[19]解读代用茶行业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汪庆华,刘新. 2019
[20]25份市售金银花代用茶的质量调查及活性成分分析数据集. 童凯,代良丽,黄书琴,钟佳雪,邓孟胜,李昭玲,刘婷婷.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王中波;刘爽;贺丽霞;冯雪;杨梦丽;汪书哲;刘源;冯兰;丁晓玲;冀国尚;杨润军;张路培;马云
关键词:固原黄牛;非靶向代谢组学;风味;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育种
-
乌龙茶做青工艺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宝贵;梁光志;李子平;杨晶晶;王云仙;赵云雄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工艺;茶叶加工;花果香型
-
花香型金萱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理化成分动态变化
作者:吴玲玲;梁光志;冯红钰;覃仁源;王云仙;赵云雄;罗莲凤
关键词:金萱红茶;花香型;理化成分;加工过程;动态变化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紫脉龙韵"苦茶主要滋味品质评价
作者:吴玲玲;黄静;巫虹颖;梁贤智;翁小婷;骆妍妃;农玉琴;王明释;陈远权
关键词:苦茶;紫脉龙韵;多元统计;滋味品质;苦茶碱
-
不同工艺对六堡茶香气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庞师婵;刘宝贵;梁光志;赵云雄;覃仁源;李子平
关键词:六堡茶;现代工艺;传统工艺;内含物质
-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作者:梁贤智;骆妍妃;阳景阳;农玉琴;陈杏;梁光志;陈远权
关键词:茶树花;干燥工艺;感官品质;氨基酸组分;挥发性成分
-
花香型红碎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
作者:冯红钰;罗莲凤;刘汉焱;吴玲玲
关键词:金萱;红碎茶;香气成分;加工过程;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