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玉米自交系数量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振文
作者: 张振文;许瑞丽;叶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双列杂交;遗传力分析;配合力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55-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用5个玉米优良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对其株高、穗位高、茎粗等7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广义遗传力达到29%以上,其中穗长的遗传力最大,达到59%;在杂种优势率方面,Suwan3×Suwan1、Suwan3×下层云优78、NS1×下层云优78、台南17×Suwan1、台南17×下层云优78组合较好,其中Suwan3×下层云优78、台南17×下层云优782个组合鲜重的中亲优势率均为正值,最高达13.05%,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4.86%和3.12%;在配合力方面,穗长一般配合力并不显著,而特殊配合力却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较强的非加性效应。可见,5个自交系的遗传力均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下层云优78、Suwan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发芽能力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杨春杰,程勇,邹崇顺,张学昆,郑普英,李桂英,杨畅. 2008
[2]双列杂交分析中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计算. 陈世明,胡秉民,沈秋泉,张全德. 1994
[3]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邵勇,南元涛,景玉良,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 2018
[4]EP17×sx709改良系的分析与评价.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南元涛. 2019
[5]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6]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王玉杰,林秀云. 1997
[7]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强云,许志斌,王永宏,王兆川. 2005
[8]玉米杂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杨文鹏. 1990
[9]玉米籽粒含油量的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仁东,石德权,徐家舜. 1992
[10]萝卜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王彬,林超,李利斌,刘立峰,高玲,高建伟. 2009
[11]虹鳟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李艳红,李宁,蒋丽,谷伟,张晓慧,杨润清,王炳谦. 2015
[12]杂交水稻谷粒性状三种不育胞质遗传效应的分析. 蒋开锋,郑家奎,文宏灿,朱永川,万先齐,张长伟. 1996
[13]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Ⅵ-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配合力分析. 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倪中福,孙其信. 2005
[14]马铃薯植株7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阎发祥,隋启君. 2004
[15]利用EXCEL进行配合力分析的实用技巧. 白凤虎,谢晓美,李德芳. 2010
[16]甘薯亲本配合力分析及组合选配. 林美莺,黄宏城,谢春生. 1995
[17]杂交油菜骨干亲本抗裂角性状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刘佳,王会,梅德圣,胡琼,李云昌. 2011
[18]高淀粉甘薯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王大一,刘立. 2005
[19]加工型辣椒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张芮豪,龙洪进,桂敏,钟秋月,杜磊. 2015
[20]三个高花药培养力小麦材料培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赵林姝,刘录祥,郭会君,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谢永盾.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酶解工艺对鲜木薯块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作者:余厚美;林立铭;王琴飞;姚庆群;杜培旭;张金泉;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粗多糖;响应面分析;酶解提取
-
不同腌制工艺对木薯嫩梢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金泉;王琴飞;吴若娜;余厚美;林立铭;宋勇;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嫩梢;腌制菜;感官评价;营养质量指数评价;主成分分析评价
-
长期养分亏缺对木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韦卓文;黄洁;许瑞丽
关键词:木薯;长期定位施肥;养分亏缺;产量;淀粉
-
木薯氰苷合成关键酶基因MeCYP79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肖鑫辉;于晓玲;张洁;符乃方;薛茂富;韦卓文;叶剑秋;王明
关键词:木薯;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氰苷;基因克隆
-
木薯叶黄酮醇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王琴飞;林立铭;薛茂富;张金泉;余厚美;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叶;黄酮醇;HPLC;采收时期;成熟度
-
木薯叶的食用价值及加工方式研究
作者:张金泉;王琴飞;余厚美;林立铭;宋勇;张振文
关键词:木薯叶;食用价值;营养;保健功能;加工方式
-
发酵条件对木薯嫩梢腌制蔬菜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作者:张金泉;张振文;谭婉碧;林立铭;余厚美;王琴飞
关键词:木薯嫩梢;发酵;感官评价;营养品质;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