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愈伤组织形成的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思年

作者: 贾思年;魏倩涵;苗蓉;彭云玲;刘允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愈伤形成;转录组测序;激素信号转导;转录因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151-1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遗传转化受体主要是未成熟幼胚,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苗。目前,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分子机理的了解还不深入。为了挖掘调控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基因,本研究选取玉米自交系CAL28×郑58的F3群体中不同表型的愈伤组织进行RNA-seq分析。与愈伤发生差的Ⅱ型愈伤相比,愈伤发生好的Ⅰ型愈伤中共检测到44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71个基因上调,2848个基因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催化活性、细胞组分等通路中。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中,8个AUX/IAA家族基因,如IAA23、IAA33、IAA41,和4个GH3家族基因在Ⅰ型愈伤中上调表达。差异显著基因中共有隶属56个转录因子家族的2968个转录因子,其中与愈伤形成相关的AP2、WOX和LBD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中的ZmEREB53、ZmEREB206、ZmEREB184、ZmLBD10、ZmLBD24、ZmLBD31、ZmLBD32、ZmWOX5b、ZmWOX9b等在Ⅰ型愈伤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对这些靶标基因进行遗传操作有可能促进玉米愈伤组织形成。本研究发现的靶标基因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也为解析玉米愈伤组织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低氮处理对玉米早期发育胚乳中氨基酸水平和转录组的影响. 潘玉昕,赵涵,宁丽华. 2024

[2]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高香凤,李慧玲,王让剑. 2019

[3]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后梭梭转录因子的转录组分析. 何江峰,王力伟,房永雨,王蕴华,王朝,刘红葵. 2020

[4]基于RNA-seq技术的茶树CsbHLH62生物信息学分析. 曹丹,金孝芳,马林龙,刘艳丽,郭桂义. 2019

[5]越橘果实转录组及R2R3-MYB转录因子分析. 宋杨,刘红弟,张红军,窦连登. 2015

[6]植物中PP2A功能研究进展. 丘韶鑫,杨发恒,何经纬,邵秀红,冯发强,黄振瑞,潘晓英. 2024

[7]转基因ABP9玉米株系的耐盐性分析. 张昭杨,庞军玲,韩梅,冷鹏飞,赵军. 2019

[8]玉米P1基因表达、蛋白定位预测与功能分析. 冯汉宇,张秀海,陈传永,张殿朋. 2019

[9]玉米ZmNAC99基因的克隆及干旱诱导表达分析. 张丽,张庭,谭登峰,王军,韩兆雪. 2017

[10]玉米VOZ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时丕彪,胡凤琴,蒋润枝,吕远大. 2021

[11]氮响应转录因子Zm NLP5影响玉米根系生长的功能研究. 葛敏,王元琮,宁丽华,胡梦梅,石习,赵涵. 2021

[12]玉米ZmbHLH16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吴忠义,杨梦婷,张春,王作平,邹华文. 2020

[13]玉米ZmGRAS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殷龙飞,王朝阳,吴忠义,张中保,于荣. 2019

[14]11个玉米bZIP基因应答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 贾利强,赵秋芳,陈曙. 2022

[15]玉米转录因子ZmEREB180调控根系生长发育及耐逆的功能研究. 刘宸铭,赵克勇,悦曼芳,赵延明,吴忠义,张春. 2024

[16]玉米YABB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葛敏,吕远大,张体付,李坦,张晓林,赵涵. 2014

[17]玉米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于滔,王成波,曹士亮,孙培元. 2016

[18]玉米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莫晓婷,赵军,范云六,王磊. 2013

[19]玉米逆境胁迫响应基因ZmbZIP84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曹丽茹,庞芸芸,叶飞宇,马晨晨,张新,王振华,鲁晓民. 2024

[20]玉米特有转录因子ZmTF10的克隆及抗逆功能分析. 焦少山,侯春燕,韩榕,张春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