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剪模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杰

作者: 王文杰;鲍新民;雷攀登;方吴云;吴琼;徐奕鼎;陈立平;王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秋梢;修剪与留养;发芽期;产量性状;生化品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5 期

页码: 2009-20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当前茶树修剪模式的变化,选择无性系茶园,对无性系良种茶树夏秋梢进行修剪与留养,观测比较2种处理方式对春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养的茶树比修剪的茶树,春季芽叶萌发期早2~3 d,芽叶密度高出40%以上,但1芽2叶百芽重低,且氨基酸含量较低,茶多酚含量较高,1芽2叶持嫩性较差。对以名优茶生产为主的茶园,夏秋梢留养较好。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黄菊青,官雪芳,郑炎,徐庆贤,王琦,钱蕾,郑怡,张臣心,汤铜华,赵孟涛. 2019

[2]高油酸花生干燥过程中荚果脱水与回潮特性的研究. 王传堂,韩宏伟,王志伟,吴琪,于树涛,吕正昊,宋国生,王菲菲,焦坤. 2021

[3]惠州地方特色茶的品质分析及发展建议. 唐颢,唐劲驰,车姚兴,黎健龙,李子辉,周波,刘嘉裕,卢天福. 2018

[4]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美玲,向铁军,陈琪,卢盛杰,江涛,冯正锐,包小村. 2020

[5]花生生化品质与芽期抗逆性的相关性研究. 刘文强,王志伟,姜春姣,梁风建,孙昊杰,曲春娟,王欢,王传堂. 2023

[6]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品质特征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卓敏. 2010

[7]不同光质对红茶萎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化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唐敏,翟秀明,杨娟,刘翔,谷雨,袁林颖,钟应富,黄尚俊. 2019

[8]γ射线辐照对水产品保鲜作用的研究. 王传耀,高美须,李淑荣. 1999

[9]施用红绿橙叶面肥对花生产量、生化品质和种用品质的影响. 刘文强,王列,李金山,陈守云,许志红,许峰,庾月芬,王传堂. 2022

[10]松萝茶产区半烘炒型名优绿茶鲜叶原料适制性研究. 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廖万有. 2016

[11]基于生化成分与矿质元素的龙井茶产地溯源研究. 石伊凡,吴连成,石元值. 2017

[12]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任立凯,王龙,李筠,浦汉春,李强,孙中伟. 2012

[13]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的耐盐性筛选. 浦惠明,张洁夫,戚存扣,张学昆. 2013

[14]苹果花期巧管理. 李岩. 1998

[15]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DNA导入栽培稻后代的发芽耐盐性研究. 吕学莲,白海波,蔡正云,李树华. 2010

[16]不同水稻品种发芽期耐盐性评价. 郑崇珂,张治振,周冠华,谢先芝. 2018

[17]水稻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的鉴定方法研究. 祁栋灵,张三元,曹桂兰,阮仁超,孙明茂,张艳蕊,周庆阳,韩龙植. 2006

[18]芝麻耐旱性的鉴定方法及关联分析. 黎冬华,刘文萍,张艳欣,王林海,危文亮,高媛,丁霞,王蕾,张秀荣. 2013

[19]利用野生契斯曼尼高代回交群体定位番茄发芽期耐盐性QTLs. 黄亚杰,杜永臣,侯喜林,王孝宣,高建昌,国艳梅. 2011

[20]长江中下游麦区100个小麦品种发芽期耐盐性的鉴定与评价. 余桂红,张鹏,马鸿翔,王化敦,范祥云.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