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茶揉捻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海波

作者: 袁海波;尹军峰;邓余良;许勇泉;汪芳;陈根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料茶;揉捻工艺;风味;茶饮料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3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不同揉捻工艺处理的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比较其浸出特性以及品质稳定性。研究表明,边烘边揉处理样的浸出特性较好,浸提10 min时茶多酚浸出量约为60 min时的92.9%;在4℃、37℃下贮藏7 d后,4种揉捻工艺处理中以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氨基酸总量、色差值(L、-a/b)和感官品质得分较高,稳定性较好;灭菌后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EGCG、GCG等酯型儿茶素总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饮料用原料茶的揉捻工序宜采用边烘边揉等热揉工艺。

分类号: TS272.51`TS275.2

  • 相关文献

[1]不同杀青工艺原料茶加工饮料品质稳定性的研究. 袁海波,邓余良,陈根生,许勇泉,汪芳,刘平,钟小玉,尹军峰. 2012

[2]原料茶干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袁海波,滑金杰,邓余良,李佳,董春旺,杨艳芹,王近近,黄应权,尹军峰,江用文. 2017

[3]基于C&R决策树的茶饮料用原料茶初筛方法. 袁海波,邓余良,滑金杰,李佳,董春旺,杨艳芹,王近近,尹军峰,江用文. 2018

[4]两种香型原料茶饮料适制性研究. 袁海波,许勇泉,邓余良,尹军峰. 2010

[5]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原料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钟应富,袁林颖,杨娟,张莹,王杰,邬秀宏. 2018

[6]茶是一种最佳的健康饮料. . 1993

[7]新型长弛豫LF-NMR系统及其在茶饮料品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鲍晨炜,田师一,毛岳忠,邓少平. 2010

[8]基于多频脉冲电子舌的茶饮料区分辨识. 牛海霞. 2008

[9]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李俊,刘辉,刘永翔,王辉,刘嘉,卢扬. 2018

[10]灵芝、杏鲍菇混合发酵牛蒡白果茶饮料的研制. 王凡,葛蒙蒙,高忠辉,王振宇,苗敬芝,董玉玮. 2019

[11]响应面法优化玛咖苦荞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 卢扬,李俊,刘军林,刘辉,唐健波. 2020

[12]基于功能磁性材料和固相微萃取净化富集一体化的茶饮料中三唑类农药残留分析. 王娇,齐沛沛,虞淼,黄志明,王新全. 2021

[13]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张瑞莲,袁海波,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汪芳,王志岚,杨宇宙. 2010

[14]液态茶饮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金寿珍. 1999

[15]速溶奶茶配方的优化设计. 郑玉芝,程江山,王巍,赵艺群,凌彩金. 2005

[16]茶饮料市场现状浅析. 王志岚,李书魁,尹军峰. 2009

[17]综观我国罐装茶饮料工业之现状与前景. 罗龙新. 1996

[18]用科技创新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茶产业. 陈宗懋. 2006

[19]绿茶初制工艺对饮料加工特性的影响. 尹军峰,林智,谭俊峰,袁海波,俞光兵. 2005

[20]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茶叶加工工艺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 张瑞莲,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陈建新,叶国注,陈素芹.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