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及华北地区猪弓形体血清学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华利忠

作者: 华利忠;魏德宝;王佳;熊祺琰;冯志新;刘茂军;王丽;邵国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猪;弓形体;血清学;东北;华北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124-127+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东北及华北地区猪弓形体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4月~5月采集4个省20个猪场的491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体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辽宁、河北及山西的弓形体阳性率分别为63.24%、52.55%、50.92%及45.45%,平均为50.51%。分胎次统计,4省3~5次经产母猪(S3-5)及6胎次及以上经产母猪(S6+)的弓形体抗体阳性率相比后备猪群(G),均极显著上升(p<0.01),华北两省的S3-5及S6+组相比1~2胎次经产母猪(S1-2)组,阳性率也极显著上升(p<0.01),但东北两省差异不显著(p>0.05)。抗体亲和力指数检测结果显示,4省高亲和力抗体样品数比例均在70%以上,平均为77.82%,低亲和力抗体平均为6.85%。除黑龙江外,S6+的高亲和力指数的比例(92%~100%)相比G组以及S1-2组(40%~63.64%),均极显著上升(p<0.01),但与S3-5(77.78%~88.24%)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该调查结果表明猪弓形体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猪场依然普遍存在,对猪场进行弓形体的防治非常必要。

分类号: S858.28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王隆柏,周伦江,魏宏,车勇良,陈少莺,庄向生. 2007

[2]12种猪病血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辨析. 徐涤平,梁望旺,杨克礼,伍锐,熊忠良,刘泽文,段正赢. 2008

[3]用白细胞促凝血活性(LPCA)试验检测弓形体接种猪的细胞免疫功能. 徐之昌. 1986

[4]不同耐热型春玉米品种对高温的光谱特征响应. 陶志强,陈源泉,邹娟秀,李超,袁淑芬,闫鹏,师江涛,隋鹏. 2016

[5]二十世纪上半叶华北水井的使用与管理. 朱洪启. 2004

[6]华北两熟区农田磷流失风险预警研究. 冀宏杰,张怀志,张认连,徐爱国,田昌玉. 2019

[7]华北都市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与处理模式构建. 李妍,高贤彪,梁海恬,吴迪,王德芳,赵琳娜,李峰,何宗均. 2019

[8]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明伟,邓辉,李贵才,范锦龙,任建强. 2011

[9]华北地区昆虫秋季迁飞的雷达观测. 程登发,徐广,翟保平,郭予元. 2001

[10]燕山、秦岭及华北平原地区野生牧草资源考察与搜集. 马玉宝,闫伟红,徐柱,祁娟,姜超,王凯,李临杭. 2014

[11]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栽培利用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9

[12]华北二点委夜蛾种群动态监测及北京北部地区虫源性质分析. 张云慧,姜玉英,谢爱婷,魏书军,程登发,蒋金炜,张方梅,彭赫. 2013

[13]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 2015

[14]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 刘晓英,李玉中,郝卫平. 2005

[15]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刘晓英,林而达. 2004

[16]抓住技术研究重点 补齐增产技术体系短板——以东北春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7

[17]水肥资源利用现状及在东北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6

[18]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徐正进,邵国军,韩勇,张学军,全成哲,潘国君,陈温福. 2006

[19]东北地区养猪史与民猪的发展演化分析. 孙志茹,刘娣. 2013

[20]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蕾,赵洪锟,赵芙,董英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