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W-GS指印法速测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适用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钢垣

作者: 许钢垣;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潘幸来;潘前颖;张贵云;谢三刚;史引红;潘登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MW-GS;带型;种子纯度;小麦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61-1090/S

年卷期: 2000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91-9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 1 0 %SDS-PAGE法测试了 1 2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2 7粒 F1 种子 ,并对照测定了 2 0粒对应双亲种子 ,重点比较了其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显带情况。结果表明 ,( 1 )父母本 HMW-GS基因在F1 籽粒中共显 ;( 2 )双亲至少有一条互异 HMW-GS带的组合 ,其 F1 是否为真杂种依此法可以鉴别 ;( 3 )父母本HMW-GS带型完全相同的组合 ,其 F1 的真伪不能依此法判定

分类号: S512.1`S330.2

  • 相关文献

[1]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山农05078的鉴定(简报). 刘海燕,何方,王金平,西廷业,王洪刚,李兴锋. 2008

[2]Glu-A1和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同缺失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武茹,张晓,高德荣,别同德,吴荣林. 2011

[3]导入燕麦DNA的普通小麦HMW-GS及品质性状分析. 董建力,刘萍,刘生祥,李红霞,惠红霞,李树华,许兴. 2009

[4]97份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及品质分析. 何贤芳,赵莉,都斌斌,马斐,吴子峰,郑文寅,汪建来. 2022

[5]小麦F_1籽粒及植株中的遗传畸变. 潘幸来,潘登魁,潘前颖,王永杰,史引红,张贵云. 2002

[6]小麦Glu-B1位点1Bx14+1By18新亚基对材料的创制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庞斌双,张学勇,王兰芬,郝晨阳,董玉琛. 2007

[7]小麦×玉米杂交双单倍体后代的HMW-GS组成和易位分析. 庞建周,王雪征,茜晓哲,王晨阳,陈淑萍. 2016

[8]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2006

[9]SDS-PAGE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分析宁夏小麦HMW-GS组成与变化特点. 白升升,马丽,王晓龙,马棫灵,张晓科,陈东升. 2015

[10]不同育种阶段主栽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刘宁涛,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9

[11]小麦HMW-GS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高正,王晓龙,张晓科,白升升,付晓洁,相吉山,穆培源,梁强. 2013

[12]一对HMW-GS近等基因系面粉品质、面团流变学和烘烤品质的研究. 张延滨,辛文利,肖志敏,祁适雨. 2000

[13]利用SSR标记区别小麦品种种子混杂和SSR位点不纯的研究. 石海波,王立新,李宏博,张风廷,马庆,赵昌平. 2006

[14]醇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的比较. 刘丽华,庞斌双,王立新,李宏博,张欣,蔡金麟,赵昌平. 2013

[15]牧草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分析研究进展. 郑慧敏,毛培胜,黄莺,陈玲玲,闫慧芳,陈泉竹. 2015

[16]宽窄行种植对赤峰市玉米产量的影响. 边丽梅,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妍,董喆,张昊,郝春雷. 2016

[17]染色体识别技术及其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进展. 舒巧利,陈志,党江波,杨星,孙海艳,梁国鲁,洪棋斌,向素琼. 2017

[18]圆果种黄麻(Corchoruscapsularis)品种不同形态特征的细胞学研究. 肖瑞芝. 1986

[19]根茎冰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李秀全. 2008

[20]人参细胞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分析. 李方元,孙先,宫喜臣. 198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