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微波及其协同作用对金针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文甲
作者: 崔文甲;曹世宁;王文亮;弓志青;王延圣;贾凤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超声波;微波;呈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41-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和超声微波协同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金针菇中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有机酸和可溶性糖醇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提取液中的呈味物质含量都要高于热水提取。3种处理方法相比,金针菇提取液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有机酸和可溶性糖醇的含量都是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采用超声微波协同的处理方式可以更有效的释放金针菇中的呈味物质。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王教领,宋卫东,王明友,吴今姬. 2016
[2]微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氨基酸的研究. 崔文甲,曹世宁,王文亮,弓志青,王延圣,贾凤娟. 2018
[3]物理场在食物源抗氧化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彭乐乐,木泰华,张苗. 2021
[4]茶叶微波超声波耦合动态逆流浸提工艺. 朱德文,岳鹏翔,王继先,袁弟顺,陈永生. 2010
[5]红凤菜花色苷三种提取方法的工艺优化和比较. 张帅,张少平,郑云云,张少华,郑开斌. 2017
[6]葛根异黄酮的提取技术研究. 江和源,江用文,蒋迎. 2005
[7]微波与超声处理对花青素-多酚固态与液态体系色泽的影响. 徐烨,李旋,毕金峰,郭崇婷,朱凤妹,吴昕烨. 2021
[8]花生分离蛋白酶解超声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李高阳. 2011
[9]不同方法处理花生分离蛋白成膜液对膜性能的影响. 李鹏,杨伟强,孙杰. 2014
[10]辣椒中辣椒素提取方法与应用. 崔桂娟,谢秋涛,张群,胡德宜,李高阳. 2018
[11]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氨基酸的研究. 崔文甲,曹世宁,王文亮,弓志青,王延圣,贾凤娟. 2018
[12]贵州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分析. 周顺珍,赵华富,周国兰,龚雪,郭灿. 2014
[13]不同茶树品种雨花茶适制性评价及其呈味特征研究. 艾仄宜,穆兵,李松,唐君,万青,李荣林,杨亦扬. 2021
[14]不同时期正安白茶呈味物质变化及滋味评价. 沈强,张小琴,许凡凡,刘忠英,潘科,何萍,刘晓霞,郑文佳. 2020
[15]香菇失香突变菌株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 余昌霞,赵妍,陈明杰,杨焕玲,奚莉萍,汪虹,查磊. 2019
[16]不同茶季采制玉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的比较. 叶阳,陈小强,唐东东,苏丽慧,尹军峰. 2008
[17]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杨云,刘彬彬,周子维,吴晴阳,林宏政,胡清财,陈彬,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2021
[18]杏鲍菇子实体及其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研究. 李晓贝,杨焱,周峰,陈万超,刘艳芳. 2015
[19]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对松辽黑猪肉品质和呈味物质的影响. 刘笑笑,钟昊,王蕾,刘丽宅,赵云辉,金香淑,李娜. 2024
[20]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呈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王士稳,梁萌青,林洪,王家林,常青.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用菌营养组成、功能活性及加工现状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胜;杨正友;王延圣;弓志青;王文亮;贾凤娟;崔文甲;张剑;侯福荣;李永生;宋莎莎
关键词:食用菌;功能活性;食用菌产品;营养组成;食用菌多糖
-
高品质低盐腌渍黄瓜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谢霞;宋莎莎;王文亮;贾凤娟;官琦;王延圣;崔文甲;李永生
关键词:低盐腌渍;黄瓜;风味;果胶甲酯酶
-
姜风味微胶囊制备与性质研究
作者:金旭冉;张剑;王文亮;宋莎莎;王延圣;李永生;杨正友;崔文甲
关键词:生姜;微胶囊;喷雾干燥;理化性质;稳定性
-
藕片热泵干燥工艺优化及全藕粉品质评价
作者:贾凤娟;程慧;王延圣;弓志青;崔文甲;王文亮
关键词:莲藕;热泵干燥;全藕粉;感官评价
-
果蔬膳食纤维与发酵技术在挂面中的应用
作者:杨双;贾凤娟;王文亮;宋莎莎;弓志青;王利红
关键词:发酵挂面;果蔬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剂;高质量发展
-
食用菌呈味物质及其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梓芃;李宁阳;弓志青;王文亮;贾凤娟;崔文甲;徐宗海;宋莎莎;李永生
关键词:食用菌;呈味物质;风味特性;检测技术
-
生姜热泵干燥条件优化及产品品质研究
作者:姜龙;霍秀娜;李兴凯;李凡宾;王文亮;弓志青;王延圣;张剑;苏晨;贾凤娟
关键词:生姜;热泵干燥;姜辣素;复水性;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