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醛酮还原酶超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厉苏宁

作者: 厉苏宁;赵现伟;孙丽萍;赵朝森;王瑞珍;郭兵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醛酮还原酶(AKR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11 期

页码: 2061-2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醛酮还原酶(aldo keto reductases,AKRs)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与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素代谢有关,包括应激刺激产生的有毒物质,在类固醇、糖和其他羰基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中报道了一些参与逆境胁迫的AKR基因,但大豆中相关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qPCR技术对大豆(Glycine max)AKR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4个醛酮还原酶GmAKR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均具有Aldo-ket-red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mAKR基因可以聚为5个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的16条染色体上.GmAKR各成员启动子区域均存在数量不等的光响应、激素和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表明该家族基因可能参与大豆的多种生长发育调节过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验证了GmAK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Phytozome数据库收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大豆AKR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529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和MAT1-2-8的特性分析. 雍明丽,于俊杰,曹慧娟,俞咪娜,潘夏艳,宋天巧,刘永锋. 2021

[2]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HbPPC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王岳坤,阳江华. 2015

[3]牦牛CAPN3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异性. 王英杰,阎萍,潘和平,吴晓云,李明霞. 2016

[4]花生FA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阮建,单雷,李新国,郭峰,孟静静,万书波,彭振英. 2018

[5]荔枝蒂蛀虫海藻糖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姚琼,梁展图,段双刚,董易之,徐淑,李文景. 2024

[6]小麦VQ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李虎滢,魏春茹,孟钰玉,范润侨,于秀梅,刘大群. 2020

[7]紫花苜蓿耐盐性相关NAC转录因子的挖掘及表达分析. 荣梦茹,余如刚,韦英铭,王国良,杜雪玲,杨改梅,高佳佳. 2024

[8]大豆KUP/HAK/KT钾转运体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晁毛妮,温青玉,张晋玉,张志勇,董洁. 2017

[9]腐霉菌诱导的大豆谷胱甘肽转移酶GmGST26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 王伟威,魏崃,张丽,于志远,杨剑飞,刘丽君. 2016

[10]大豆转录因子基因GmNF-YCa可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渗透胁迫的耐性. 李敏,于太飞,徐兆师,张双喜,闵东红,陈明,马有志,柴守诚,郑炜君. 2017

[11]大豆FLAs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小明,胡颖. 2017

[12]大豆GmCOL1和GmCOL13启动子和基因组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韩英英,陈福禄,傅永福,张晓玫. 2017

[13]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22

[14]大豆Nup98蛋白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 纪丹丹,陈福禄,肖龙,傅永福,陈庆山,张晓玫. 2017

[15]大豆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军,尹珺伊,王岩,田秋丰,刘秋瑾,何佳琦,黄宇翔,王丽坤,史同瑞,翟莹. 2021

[16]大豆GmDFR基因克隆及其抵御缺铁胁迫功能的鉴定. 石卓,李洪,高铭,郭长虹,郭东林,毕影东. 2023

[17]大豆核孔蛋白GmNup96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纪丹丹,肖龙,孙培元,刘春燕,傅永福,陈庆山. 2016

[18]大豆中GmKAB1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朱晓玲,郝青南,陈海峰,王程,陈李淼,沙爱华,陈水莲,周蓉,周新安. 2014

[19]大豆细胞色素P450基因GmCYP78A69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薇,张彦威,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 2020

[20]大豆RSC4抗病候选基因Glv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