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肉色性状的RAPD标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华

作者: 余华;李玥仁;陈丽华;宋永康;许泳清;蔡南通;郭其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肉色;性状;RAPD标记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373-376

摘要: 以甘薯品种金山57(黄肉)和龙薯9号(桔红肉)的30株回交BC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与甘薯肉质颜色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150条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得到1个特异性片段S5-650,它在大部分黄肉后代中都被扩增出,在大部分桔红肉后代中没有出现。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不同肉色甘薯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宋永康,余华,姚清华,蔡南通,刘中华,许永清. 2009

[2]基于图像RGB特征值的甘薯色素与肉色关系初步探讨.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 2015

[3]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 1989

[4]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干物质积累研究. 傅玉凡,王大一,蒲志刚,吴洁,谭文芳. 2010

[5]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傅玉凡,王大一,谭文芳,杨春贤,张启堂. 2010

[6]不同肉色甘薯营养成分分析. 余华,宋永康,姚清华,黄薇,潘葳,罗钦. 2010

[7]甘薯抗茎线虫病基因SCAR标记辅助育种初探. 王欣,马代夫,李强,李秀英,谢逸萍,李洪民. 2009

[8]一个与甘薯茎线虫抗性相关的RAPD标记的获得. 蒋琳,阮龙,查向东,吴飞,马代夫,谢一萍,李秀英,王钰. 2007

[9]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甘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超凡,张亚,黄艳岚,喻名科,王芳. 2013

[10]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张超凡,黄艳岚,易九红. 2012

[11]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皖苏178的选育和主要品质性状. 夏家平,谢一芝,韩杨,刘小平. 2013

[12]鸭肉宰后肌肉色差研究性分析. 周志刚. 2014

[13]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丁国杰,刘娣,戴秀丽,柴华. 2007

[14]高压静电熟化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解祥学,孟庆翔,刘萍,李德勇,任丽萍. 2012

[15]应激模式对不同品种肉鸡肉色的影响. 董亚维,张宏福,卢庆萍,王永军. 2006

[16]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菊,张日俊. 2007

[17]不同品种牛背最长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解祥学,孟庆翔,任丽萍,张心壮,刘萍. 2012

[18]辐照处理对盐水鸭和烤鸭品质的影响. 张扬,赵永富,常国斌,冯敏. 2017

[19]不同养殖模式对柯乐猪肌红蛋白含量和肉色的影响. 杨蓉,林鹏飞,吴光松,黄维江,顾丽菊,任丽群,李平,王鑫,燕志宏. 2019

[20]磷酸化水平对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李蒙,李铮,李欣,杜曼婷,宋璇,张德权.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