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油对5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文文

作者: 秦文文;梁剑平;郝宝成;尚若锋;王学红;黄鑫;衣云鹏;刘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油(TTO);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牛津杯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悬液定量杀灭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

ISSN: 1004-7034

年卷期: 2017 年 21 期

页码: 195-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茶树油(TTO)对5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牛津杯抑菌圈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对茶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茶树油含量为0.6 g,收率为0.15%;牛津杯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茶树油对5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整体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大肠埃希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0%,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MIC分别为1.2%、1.4%、2.0%。茶树油对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的杀灭效果最强,2.0%的茶树油对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时间为30 min;茶树油对金黄色葡萄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次之,3.5%的茶树油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时间为120 min,4.0%的茶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时间为30 min;茶树油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最差,杀灭浓度高达15.0%且作用时间长达150 min。说明茶树油是一种有良好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分类号: S859.7

  • 相关文献

[1]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齿瓣石斛. 包晓青,梁明在,吴志刚,陶正明,林智雄. 2015

[2]基于超临界萃取与模拟移动床技术的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陶正明,姜武,包晓青,吴志刚. 2016

[3]大麦虫油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刘学铭,杨春英,杨荣玲,王思远,唐秋实,林耀盛,唐选明. 2014

[4]超临界CO_2萃取黄花补血草花部挥发油化学成分. 刘宇,梁剑平,华兰英,王学红,尚若峰,李冰. 2010

[5]超临界CO_2萃取凤眼草挥发油化学成分. 刘宇,梁剑平,华兰英,尚若峰,王学红,吕嘉文,李冰. 2012

[6]香露兜叶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尹桂豪,王明月,曾会才. 2010

[7]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 2012

[8]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外抑菌活性研究. 高艳,郝宝成,吴金措姆,格桑卓嘎,班旦,四郎玉珍,邢小勇,梁云,杨志伟,王兰芳,胡永浩,梁剑平,拉巴次旦. 2019

[9]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杨冬梅,朱兴一,王秋霜,毕阳,邱昭政. 2010

[10]大肠杆菌持留菌株与抗药菌株生长优势的比较. 胡明,付晓杰,张庆,齐静,骆延波,李璐璐,刘玉庆. 2019

[11]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组方的筛选及其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孙静,冶冬阳,王旭荣,侯艳华,王磊,张景艳,张凯,张康,李建喜,杨志强. 2018

[12]云南古树茶上寄生的“螃蟹脚”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应研究. 苏驰,薛桥丽,胡永金,杜丽娟. 2012

[13]复方板黄口服液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魏小娟,张继瑜,李宏胜,周绪正,牛建荣,李剑勇,李冰. 2015

[14]复方植物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卢春霞,王洪新,吕文平,徐跑,朱健,谢骏,刘波,周群兰,杨乐,王远辉. 2011

[15]复方板黄回服液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魏小娟,张继瑜,李宏胜,周绪正,牛建荣,李剑勇,李冰. 2015

[16]大蒜素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时威,张岩,白阳,刘颖. 2011

[17]常用抗生素对鸭疫里默氏杆菌MIC最佳试验条件的确立. 吉果,陈启伟,宫晓炜,刘永生,郑福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