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内在品质与低O_2高CO_2诱导组织褐变的关系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艳民

作者: 杜艳民;杭博;王文辉;贾晓辉;王志华;佟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内在品质;组织褐变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28-34

摘要: 为研究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等内在品质对其组织褐变发生的影响,进而为鸭梨组织褐变采前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K-BA100R型无损水果糖度检测仪,按SSC高低对鸭梨进行分级,贮于0℃环境中,分别采用1%O2+10%CO2浓度的气体进行诱导褐变处理15 d和30 d,分析鸭梨果实采后品质与其组织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诱导处理30 d,鸭梨果皮和果肉褐变指数与SSC分别呈极显著(R=0.999,R=0.992)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呈显著(R=0.965,R=0.959)正相关,与可滴定酸(T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8,R=-0.966)。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果实组织褐变程度越重,TA和VC含量下降明显,且鸭梨果皮、果肉和果心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同时,在鸭梨果皮组织中,N、Ca和B元素的含量越高,则果皮无褐变或褐变程度较轻;在果肉和果心组织中,无褐变或褐变相对较轻的果实,其K和B元素含量较高;褐变程度较重的果实,其组织中的Ca含量较低。表明鸭梨果实的TA与VC含量及K、B、Ca等元素含量与其组织褐变关系密切,提高鸭梨果实的内在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褐变的发生,而SSC含量与高CO2伤害型黑心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规律。

分类号: S661.2

  • 相关文献

[1]低O_2高CO_2诱导下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组织褐变的影响初探. 杜艳民,王文辉,贾晓辉,杭博,佟伟,王志华. 2014

[2]自花结实梨新品种-早冠. 王迎涛. 2007

[3]基于隶属函数法的李涂白防寒措施筛选. 陈蕾,张艳波,崔龙,王雪松,李锋. 2020

[4]板栗抗寒性相关指标筛选与评价方法建立.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杨阳. 2018

[5]黄金梨气调贮藏中CO_2对果实组织褐变及品质的影响. 王志华,丁丹丹,王文辉,申春苗,姜云斌,佟伟. 2010

[6]黄金梨CA和MAP贮藏保鲜试验. 王志华,丁丹丹,王文辉,佟伟,张志云,贾晓辉. 2010

[7]1-MCP对黄金梨防褐保鲜效应及果实CO_2敏感性研究. 王志华,丁丹丹,王文辉,佟伟,张志云,贾晓辉. 2009

[8]鸭梨不同施氮期肥料氮的平衡及其效应. 林裕益,高占峰,徐季娥,陈良,龚云池,徐晓荣. 1992

[9]外源水杨酸对冷藏鸭梨呼吸途径及关键酶的影响. 孙文泰,赵明新,张玉星. 2011

[10]鸭梨的冻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丹,孙家正,王传增,季静,王清敏,王淑贞. 2013

[11]2013年山东省鸭梨主产区贮藏情况调查. 王传增,孙家正,季静,王丹,王淑贞. 2014

[12]贮藏期间高氧处理对鸭梨品质的影响. 杨雪梅,王淑贞,张元湖,孙家正,王传增. 2013

[13]授粉品种对鸭梨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 刘妮,李雷廷,曹玉芬,张绍铃,陶书田. 2011

[14]2014年山东鸭梨主产区贮藏情况调查报告. 王传增,孙家正,季静,王淑贞. 2014

[15]山东省鸭梨主产区的贮藏情况调查报告. 王传增,孙家正,王清敏,王杰军,王淑贞. 2015

[16]鸭梨采后果肉LOX同工酶变化及其与果实褐变关系的研究. 李晓丹,宋方圆,朱文嫱,梁丽雅,闫师杰. 2013

[17]1-MCP对鸭梨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变化的影响. 朱麟,李江阔,张鹏,张平,农绍庄. 2009

[18]基于ARMA模型的河北鸭梨价格预测及预警. 牛桂草,周绩宏,马红燕,杜晓东,王俊芹. 2021

[19]窖藏和冷藏条件下鸭梨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岳盈肖,何近刚,赵江丽,闫子茹,程玉豆,武肖琦,王永霞,关军锋. 2021

[20]"黄冠梨"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王迎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