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华锋

作者: 何华锋;朱宏凯;董春旺;叶阳;桂安辉;高明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茶;香气化学;综述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121-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黑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独特的渥堆工艺形成了其陈纯的香气特征。本文详尽综述了近年来黑茶香气化学研究的进展,从黑茶香气成分的化学特性方面归纳出甲氧基苯类和烯醛类化合物是黑茶独特香型的特征成分,分析了渥堆、干燥、贮藏等主要加工工艺对黑茶香气品质的影响,讨论了微生物对黑茶香气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原料、香气提取方式等对黑茶香气分析的影响;最终提出黑茶特征性香气成分的鉴定与表征,香气骨架分子官能团的转化机理,以及微生物对香气形成的参与机制应是今后黑茶香气研究的难点。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中国黑茶对FXR及LXR核受体的作用.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9

[2]基于“乐活族”消费特征的湖南黑茶产品开发. 朱海燕,王秀萍,王厅,陈升毕. 2012

[3]中国黑茶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9

[4]茶叶对IBD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研究进展. 刘武嫦,仇云龙,周颖,杨哲,周琳,禹利君. 2016

[5]降低黑茶中可溶态氟含量的研究. 李荣林,祝雅松,李月双. 2010

[6]5种黑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郑鹏程,刘盼盼,王胜鹏,滕靖,冯琳,郑琳,龚自明. 2018

[7]冠突散囊菌对夏秋绿茶发酵的影响. 龚受基,滕翠琴,曹惠怡,张均伟,谢加仕,蒙彦妃. 2020

[8]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操君喜,陈栋. 2019

[9]中国黑茶对PPARs的作用研究.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黄浩,王坤波. 2008

[10]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乔小燕,操君喜,车劲,陈栋,刘仲华. 2020

[11]湘式柑普茶-湘柑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想,付复华,潘兆平,王琛,何双. 2021

[12]湖南7个主栽茶树品种的黑茶适制性评价. 杨阳,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宁静. 2018

[13]黑茶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钟妮,赵熙,黄浩,余鹏辉,周琳,郑红发,阳湘锋. 2023

[14]中国黑茶的起源与加工工艺. 蒋金星,何华锋,桂安辉,叶阳. 2017

[15]~(60)Co-γ辐照对安化黑茶“千两茶”品质与功能成分的影响. 王克勤,刘仲华,武小芬,陈静萍. 2014

[16]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的黑茶适制性研究. 熊元元,张娟,唐晓波,张厅,王小萍,李春华,王云. 2020

[17]渥堆对黑茶色泽形成的作用及适度判别分析. 王辉,刘亚芹,郑东,周汉琛,黄建琴,雷攀登. 2022

[18]黑茶加工机械研究进展. 粟本文,郑红发,赵熙,银霞. 2013

[19]四川黑茶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品质评价. 朱柏雨,夏陈,罗棵濒,朱永清,唐晓波,陈建. 2021

[20]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叶琼仙,尹胜,周盈利,苗爱清,李绮汶,刘静,朱龙平,LESLIE Brown,王冬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