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麦107慢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小俊

作者: 姬红丽;杨武云;朱华忠;沈丽;杨家秀;彭云良;李跃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麦107;抗条锈性;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49-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配制杂交组合川麦107×川育12和川麦107×台长29,研究了小麦品种川麦107的慢条锈性遗传特性和分子标记,以期为该品种慢条锈性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两个组合F1代植株均表现感病,F2代感病、慢条锈植株呈15∶1分离,表明川麦107慢条锈性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用已知与Yr5、Yr15、Yr24和Yr26连锁的SSR标记Xgwm501-2B、Xgwm413-1B、Xgwm11-1B和Xgwm18-1B等检测后,没有扩增出相同的条带,表明川麦107可能不含上述4个基因。初步发现了与该品种2个隐性慢条锈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即Xgwm46-7B和Xgwm648-3D,其中,Xgwm46-7B位于7B染色体,Xgwm648-3D位于3D染色体,分别与慢条锈性基因相距15.9和20.6cM。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偃9366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 王海鸽,马东方,唐明双,侯璐,井金学. 2013

[2]川麦107在墨西哥生态环境下的抗条锈病遗传研究. Ravi.Singh,Julio Huerta,Oscar Banuelos. 2007

[3]小麦品种川麦107对条锈病成株抗性的QTL定位. 王忠伟,伍玲,Ravi P Singh,J Huerta-Espino,何中虎,胡嘉,陈放,夏先春. 2010

[4]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 杨芳萍,王生荣. 2006

[5]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侯璐. 2019

[6]英国小麦品种的抗条锈和抗白粉性及其利用刍议. 张清海,郭秀婵. 1992

[7]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抗引655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徐世昌,张敬原,万安民. 2006

[8]四川省22个小麦品种田间抗条锈病鉴定及聚类分析. 李杰,康晓慧,陈万权,张洪,杨亨,蒋欣东. 2018

[9]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 舒焕麟,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 2000

[10]几个高抗条锈病的优质四川小麦品系选育研究. 舒焕麟,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朱华中. 2001

[11]甘肃陇南中梁系列冬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性分析及利用. 车卓,岳维云,曹世勤,贾秋珍,王万军,宋建荣,黄苗苗,孙振宇,黄瑾,王晓明,张勃. 2020

[12]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洛夫林10和洛夫林13抗条锈性遗传研究. 淦爱华,冯晶,王凤涛,蔺瑞明,陈万权,徐世昌. 2015

[13]南省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冯晶,王凤涛,蔺瑞明,陈万权,徐世昌. 2014

[14]小麦品种川麦44的选育. 蒲宗君,饶世达. 2007

[15]小麦京核891-1抗条锈病主效、微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张敬原,赵文生,吴立人,张继新,袁振东. 2001

[16]2007—2008年度冀鲁豫川四省小麦区试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冯晶,蔺瑞明,王凤涛,陈万权,徐世昌. 2014

[17]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尤皮Ⅱ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徐世昌,张敬原,万安民. 2004

[18]青海春小麦品种‘青春38’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解析. 张调喜,闫佳会,侯璐,张贵,姚强,马麟,郭青云. 2018

[19]云南小麦品质改良亲缘材料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李明菊,伍少云. 2006

[20]云南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测定初报. 李明菊,于亚雄,伍少云,杨莲,朱有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