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t8、Rht10和Rht12矮秆基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杏普
作者: 李杏普;兰素缺;张京慧;冯延茹;刘书娥;张业伦;Gale M D;Worland T J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产量构成因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S2 期
页码: 78-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携带不同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通过两年、两地的试验研究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虽然其总小穗数显著低于其他系,但其籽粒产量、小花结实率较Rht10和Rht12显著高。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千粒重显著高于Rht8,但其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及小区籽粒产量显著低于其他,表现对环境条件特敏感。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由于生物产量太低、成熟太晚,造成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在小麦育种中单独利用价值较低。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张业伦,张京惠,冯延茹,刘书娥,Gale MD,Worland T J. 2009
[2]不同Rht基因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利弊分析. 李杏普,毛沛,段喜顺,庞春明,AJ.Worland. 1999
[3]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4]矮秆基因对小麦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山荭,孟凡华,杨丽,刘秉华. 2001
[5]Rht-B1b,Rht-D1b,Rht-B1c小麦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冯延茹. 2006
[6]不同Rht基因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 李杏普,刘玉平,郭文奇,郭丽敏,庞春明,王丽娜,Worland A J,Gale MD. 2001
[7]秋播冬麦区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频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张凯,兰素缺,金京京,张颖君,彭晓慧,李杏普,张业伦. 2023
[8]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2024
[9]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 2001
[10]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刘玉平,李杏普,赵风梧,Worland A J.. 2001
[11]小麦矮秆种质SN224的鉴定及农艺性状QTL分析. 王鑫,马莹雪,杨阳,王丹峰,殷慧娟,王洪刚. 2016
[12]培迪广亲和基因重组效应的研究. 罗孝和,邱趾忠. 1990
[13]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14]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 唐娜,姜莹,何蓓如,胡银岗. 2009
[15]矮秆种质的赤霉酸反应和株高遗传模型的分析. 郑永胜,吴昆仑,迟德钊,马晓岗. 2008
[16]小麦矮秆新基因的SSR标记. 石涛,王洪刚,何方,邓世民,高居荣. 2008
[17]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张明,吴瑕,张一铎,张超,牛祖彪,崔淑佳,杨秋平,王洪刚. 2014
[18]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495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宗浩,崔法,鲍印广,赵春华,王玉海,杜斌,王庆专,王洪刚. 2009
[19]四个云南矮秆稻种株高的遗传研究. 林鸿宣,闵绍楷,熊振民,俞桂林,陈勇,杨素勋. 1988
[20]矮秆基因对小麦部分农艺性状的效应. 唐娜,逯芳芳,何蓓如,胡银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秋播冬麦区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频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作者:张凯;兰素缺;金京京;张颖君;彭晓慧;李杏普;张业伦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STS标记;株高;地区分布
-
黑小麦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兰素缺;孟雅宁;李光威;王绵;张业伦;李杏普
关键词:黑小麦;高脂血症;脂代谢;体重
-
春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其耐热性分析
作者:张业伦;孟雅宁;吕亮杰;梁丹;罗巧玲;兰素缺;张凯;何飞飞;兰彩霞;李杏普
关键词:春小麦;千粒重;籽粒形状;耐热;QTL
-
黑小麦品种冀紫439的营养品质
作者:张业伦;兰素缺;孟雅宁;何飞飞;李杏普
关键词:黑小麦;冀紫439;氨基酸;矿质元素
-
富硒富锌黑小麦冀资麦16号的选育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吕亮杰;孟雅宁;张业伦;兰素缺;李杏普
关键词:冀资麦16号;黑小麦;富硒;富锌;育种;营养成分
-
高营养黑小麦新种质冀资麦14号的选育及品质分析
作者:刘玉平;孟雅宁;兰素缺;张业伦;李杏普
关键词:黑小麦;冀资麦14号;品种选育;品质
-
优质黑小麦新种质冀资麦3号的选育
作者:李光威;孟雅宁;张业伦;古东月;兰素缺;李杏普
关键词:冀资麦3号;黑小麦;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