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瑞菊
作者: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平阳霉素;离体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耐盐;变异体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380-384+3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获取糯玉米耐盐变异体,以120mg/L的平阳霉素预处理糯玉米自交系(S1、S2)种子20h,萌发后用茎尖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了激素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2.0mg/L和6-BA0.25mg/L组合诱导胚性愈伤的效果最好;在添加100mg/L CH、6-BA0.25mg/L和2,4-D2.0mg/L的继代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将胚性愈伤组织依次在含10、15和20g/L NaCl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获得耐盐变异体,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再生植株,自交1代种子在含15和20g/LNaCl的培养基上萌发率较对照种子高数倍,在20g/L NaCl的胁迫下,变异体自交1代种子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K+/Na+比例明显高于对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利用油菜单倍体茎尖筛选抗菌核病变异体. 王亦菲,黄剑华,陆瑞菊,孙月芳,周润梅,周志疆,谢祝捷,刘成洪. 2002
[2]贯叶连翘无菌苗茎尖诱导变异体研究. 王亦菲,陆瑞菊,周润梅,孙月芳,单丽丽,黄剑华. 2007
[3]平阳霉素诱导花生胚小叶再生体系的抑制探析. 崔雪艳,孙继军. 2016
[4]15个苹果矮生砧木(丽江山定子变异体)的离体培养. 王国华,张国华. 2003
[5]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盐胁迫反应的差异研究. 刘芳,王培伦,杨元军,马伟清,董道峰,陈广侠. 2010
[6]糯玉米芽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印志同,杨庆华,倪正斌,罗标,卞云龙,王益军,徐辰武,邓德祥. 2012
[7]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FA8015旁侧序列分离及定性PCR检测. 马阔,仲晓芳,牛陆,赵倩倩,杨向东. 2018
[8]平阳霉素诱变与NaCl定向筛选对花生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亚,乔利仙,武秀玲,胡晓辉,王晶珊,隋炯明. 2015
[9]平阳霉素处理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存活的影响. 王亦菲,陆瑞菊,陈志伟,何婷,谢祝捷. 2009
[10]穗茎注射平阳霉素对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 孙德全. 1999
[11]小白菜耐盐变异体的诱导及离体筛选. 王亦菲,黄剑华,陆瑞菊,陈志伟,何婷,周润梅. 2009
[12]平阳霉素对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 孙德全,孙光祖,李忠杰,张月学,闫文义,王广金,唐凤兰. 1998
[13]利用青花菜单倍体茎尖筛选耐热变异体. 陆瑞菊,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黄剑华. 2006
[14]以不结球白菜无菌苗茎尖诱导筛选耐热变异体. 王亦菲,陆瑞菊,周润梅,孙月芳,黄剑华. 2002
[15]三角梅扦插枝化学诱变育种. 常圣鑫,黄素荣,徐世松,杨光穗. 2019
[16]平阳霉素对小麦雌雄配子诱变效果的研究.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唐婧泉,杨淑萍,王翔宇,张宝辉. 2021
[17]大丽轮枝菌V991b及其变异体的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研究. 黄薇,袁斌,金利容,刘友梅,万鹏. 2017
[18]民猪CIRP基因的克隆与冷诱导研究. 张冬杰,刘娣,汪亮,别墅,杨国伟. 2012
[19]小麦总DNA导入向日葵选育自交系的研究. 王德兴,杨立国,崔良基,魏守恩,刘金刚,王金艳. 2005
[20]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研究. 王莹,郭聪,谈峰,李玉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作者:张述伟;宗营杰;黄琳丽;何婷;刘成洪;徐红卫;郭慧敏
关键词:藜麦;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
高β-葡聚糖高膳食纤维糯青稞新品种-甘垦糯3号
作者:张想平;陆瑞菊;王蕾;刘成洪;王士军;徐也;张燕;赵海鹏;蔡小斌;张自强;马树琳;唐辉春
关键词:
-
低氮条件下NaCl浓度对大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徐红卫;刘成洪;郭桂梅;郭慧敏;何婷;陈辉;杨邦伟;许如根
关键词:大麦;新品系;耐盐;低氮;氮素吸收利用
-
菜鳝种养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杜志钊;樊海丹;吕卫光;李双喜;张翰林
关键词:菜鳝种养模式;花菜-芋艿轮作;产量;土壤养分特征;菜田区域
-
富硒大麦苗培育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邦伟;黄琳丽;张述伟;宗营杰;李颖波;陆瑞菊;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苗;纳米;单质硒;配施方式;富硒
-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作者:赵慧燕;周龙华;刘成洪;李锦斌;黄剑华;陆瑞菊
关键词:紫籽大麦;表儿茶素;脂质组学;液质联用;HvTTG1
-
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作者: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空间诱变;小孢子培养;氮素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