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户玉米就仓干燥储粮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殿文
作者: 董殿文;赵学工;王德华;董梅;李玉;高树成;周云;曹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农户;玉米;就仓干燥;储粮技术
期刊名称: 粮食加工
ISSN: 1007-6395
年卷期: 2010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91-94
摘要: 东北地区农户储存玉米以地面散堆为多,很少使用装具,储粮方式落后,粮食储存过程中霉变损失严重。在新型储粮装具与传统储粮方式的对比试验中,通过对玉米水分、霉变率、脂肪酸值、玉米芯水分变化等指标的检测,证明使用新型储粮仓代替传统储粮方式可实现玉米就仓干燥储粮,最大限度保持粮食品质,大幅降低粮食储存损失。
分类号: S379
- 相关文献
[1]基于相变材料和空调制冷的组合式准低温储粮技术应用研究. 任丽辉,赵学工,高树成. 2017
[2]基于地理地形及县域温度的辽宁省储粮生态亚区划分研究. 刘长生,高树成,李佳,赵旭,曹毅,李玉,董梅. 2022
[3]山东省农户储粮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锋亮,赵晓燕,汝医,陶海腾,王宪昌,李明华. 2012
[4]农用稻谷就仓干燥装备试验研究. 刘盛华. 2019
[5]玉米果穗就仓干燥的试验与探讨. 董殿文,周云. 2010
[6]温度对高水分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段依梦,宋玉,曹磊,陶澍,张卫华,刘超,杜传来,朱昌保,顾广东,曹胜男. 2020
[7]稻谷就仓干燥水分迁移规律及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 宋玉,刘超,段依梦,曹磊,朱昌保,周健,洪莹,陶澍,陈继圣,王懿,曹胜男,顾广东. 2021
[8]高水分小麦通风干燥过程中加工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宋玉,刘超,邵子晗,陶澍,曹磊,洪莹,段依梦. 2023
[9]安徽地区钢板仓稻谷就仓干燥试验. 曹胜男,刘超,周健,王懿,王万银,曹磊,顾广东,宋玉,段依梦,吴先山,朱昌保. 2019
[10]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1]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2]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3]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4]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5]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6]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7]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8]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9]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20]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穗储藏水分与品质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董梅
关键词:玉米穗储存;家庭农场;容重;脂肪酸值;品质
-
房式仓储藏对进口大豆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李欣蔚;李佳;林琳;陈怡岑;曹毅;赵旭
关键词:进口大豆;高通量测序;真菌群落结构;安全储藏
-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作者:李奇龙;夏斌;隋琪;曲克明;朱琳;李玉
关键词:重金属;渤海;渔业生物;污染指数;人体健康
-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翟丹丹;尚怀国;章炉军;田龙;张美彦;李玉;于海龙
关键词:杂交群体;农艺性状;菌龄;出菇温度;环境方差
-
采自海南省的环纹炭团菌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
作者:唐珂;朱安红;宋子坤;李玉;马海霞
关键词:环纹炭团菌属;新记录种;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
乳化燃料油热风炉干燥稻谷的生产实践
作者:林子木;王德华;刘国辉;高香兰;王赫;邢思敏
关键词:乳化燃料油;稻谷干燥;热效率
-
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横州市的比较试验分析
作者:梁世龙;盛洁;彭楷;禤豪新;高铭信;王远能;林成标;沈永烨;李玉;邹成林
关键词:甜玉米;品种;横州;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