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军峰

作者: 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余书平;韦坤坤;陈建新;汪芳;吴荣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名优绿茶;摊放;生化成分;动态变化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02-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摊放环境对名优绿茶鲜叶茶多酚及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尹军峰,闵航,许勇泉,袁海波,韦坤坤. 2008

[2]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王云,张厅,唐晓波,王小萍,马伟伟. 2015

[3]烘焙对冷藏后名优绿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黄藩,罗凡,张翔,胥亚琼,尧渝,李兰英,龚雪蛟. 2022

[4]乳酸菌和米根霉混合固态发酵对黑青稞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张杰,张文刚,党斌,杨希娟,韩燕. 2019

[5]温州黄汤闷堆和闷烘工艺. 滑金杰,尹军峰,袁海波,江用文,汪芳,陈根生. 2017

[6]萎凋通氧量对鲜叶品质生化成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王伟伟,刘千录,汪芳. 2016

[7]光照强度对发酵叶主要生化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俞露婷,袁海波,王伟伟,陈根生,滑金杰,江用文. 2016

[8]萎凋温度对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和酶活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滑金杰,袁海波,王伟伟,江用文,刘千录,陈根生,汪芳. 2015

[9]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10]1999年国内茶市场形势分析. 沈培和. 1999

[11]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龙粟,本文,陈江涛. 2007

[12]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孙灵湘,董明辉,顾俊荣,杨代凤,王梅馨. 2019

[13]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云,蔡耀南,李春华,刘晓军. 2005

[14]“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 马立锋,汪素琴,伊晓云,方丽,阮建云. 2019

[15]机采叶名优绿茶初加工技术. 陈根生,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邓余良,姜燕华. 2018

[16]保靖黄金茶冲泡方法研究 I绿茶冲泡方法研究. 钟兴刚,李彦,贺益娥,周凌云,包小村. 2012

[17]大叶茶毛尖型名优绿茶做形及干燥技术研究. 梁名志,浦绍柳,王琳. 2001

[18]大力推广名优绿茶机制 促进我省茶业持续发展. . 2002

[19]“叶面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 马立锋,刘美雅,张群锋,杨向德,汤丹丹,阮建云. 2020

[20]"鼠茅草+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 马立锋,杨向德,王涛,柏德林,季凌飞,方丽,阮建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