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牵牛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泳清

作者: 许泳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巴西牵牛;组织培养;组培苗;技术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14 年 12 期

页码: 5-6

摘要: 以巴西牵牛试管苗的茎尖为外殖体,对巴西牵牛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西牵牛组培苗腋芽生长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月季高效增殖和生根条件的优化研究. 王艺程,杨柳燕,张永春,杨玲. 2020

[2]日本山葵的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林加根,赖正锋,吴维坚,吴江,汤建辉. 2008

[3]荸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苏国秀,蒋慧萍,黄卓忠,何铁光,蒙平,张向军. 2005

[4]槟榔体胚发生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李志瑛,张大鹏,石鹏,于群,黄丽云,王永. 2023

[5]贵州野生葛枣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仲伟敏,唐冬梅,周嘉,齐勇. 2024

[6]贵妃玫瑰葡萄组培技术探究. 苏玲,宫磊,尹向田,杨立英,杨阳. 2020

[7]火龙果组培技术研究进展. 叶维雁,欧景莉,覃少麟,潘如军,苏展,徐有海,郑文武,覃剑峰. 2021

[8]矮牵牛的组织培养. 白玛玉珍,刘正玉,达瓦卓玛. 2003

[9]鸡蛋花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技术. 林妃,郭玉华,尹俊梅,丁哲利,李敬阳,黄东梅,王必尊. 2021

[10]黄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条件的研究. 贺美忠. 2016

[11]文冠果组织培养技术. 葛朝红,李伟明,吴若微,申永辉. 2024

[12]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振东,王晓华,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1

[13]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 陈玉霞,谷峰,张朝臣,周天虹,邵湘愉. 2013

[14]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陈玉霞,邱建辉,张朝臣,刘作斌. 2016

[15]线艺兰组培苗的驯化栽培. 石乐娟,杨永英,张放. 2009

[16]火龙果MSAP体系的优化及组培苗DNA甲基化检测. 刘鹏飞,乔光,刘涛,彭志军,蔡永强,晓鹏. 2016

[17]枇杷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陈扬祥,杨永青. 1992

[18]辽砧2号组培苗瓶内生根技术研究. 杨艳敏,魏永祥,张舵,王兴东,张立宁. 2016

[19]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20]荸荠组培苗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中的高效增殖技术. 林志城,张驰,江文,董伟清,欧昆鹏,桂杰,闭志强,何芳练,陈丽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