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法测定茶叶中掺杂蔗糖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珣

作者: 张珣;王婧;丁华;刘姣;杨洁;周有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掺杂;蔗糖;DNS;测定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1 年 021 期

页码: 107-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建立了茶叶中蔗糖的测定方法,茶叶经热水浸泡后,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除蛋白质等干扰物,盐酸水解,经3,5-二硝基水杨酸(DNS)显色,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结果表明,取5 g左右茶叶,加入50mL的去离子水,置于45℃水浴锅中,振荡浸提1 h,取茶汤,3 000 r/min离心3 min,过滤茶汤,定容至100mL,DNS法分别测总糖和还原糖,能实现茶叶中蔗糖的定量检测。在5 g茶叶中,分别添加10和50 mg蔗糖,回收率分别为117.60%和91.22%,取5份相同茶叶样品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47%,方法检出限为2 mg/g。在20份茶叶样品检测中,可以明显区分人工添加蔗糖与正常茶叶样品。该方法灵敏度和重现性好,操作要求不高,有实际应用价值。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甘蔗茎节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陈萍,吴转娣,胡军喻. 2008

[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8种单、寡糖的含量. 王川丕,诸力,刘新,张颖彬,周苏娟. 2014

[3]基于防腐高效溶样罐前处理的植株体内微量元素测定. 于卫松,张义志,刘文琳,褚智国,邱军. 2019

[4]茶叶中铅铬绿的检测方法研究. 陈利燕,鲁成银,刘新. 2008

[5]影响茶叶农残分析准确性因素的探讨. 陆锦时. 1994

[6]乳酸菌发酵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魏炳栋,陈群,于秀芳,刘海燕. 2010

[7]锂快离子导体Li_(1.4)Al_(0.1)Mg_(0.1)Ti_(1.8)Si_(0.1)P_(2.9)O_(12)和Li_(1.8)Al_(0.1)Mg_(0.1)Ti_(1.6)Si_(0.3)P_(2.9)O_(12)的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 张保柱,畅功民,张志强,李军平,张智敏. 2006

[8]多孔氮化碳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莠去津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刘雪,林樱楠,赵小燕,程森,蔡宪杰,于卫松. 2021

[9]氧化镧掺杂氧化锌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王启方,刘宏超,魏丽娜,刘彦妮,余和平. 2016

[10]氧化镧掺杂氧化锌在天然胶乳预硫化工艺中的应用. 王启方,刘宏超,刘彦妮,魏丽娜,余和平. 2017

[11]差式扫描量热法甄别椰子油中棕果油掺杂的应用研究. 王挥,陈卫军,宋菲,郑亚军,邓福明,黄玉林,赵松林. 2014

[12]电子舌传感器快速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棕榈油. 张航,赵松林,陈卫军,李瑞,关为. 2013

[13]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用于纯茶油中掺杂菜籽油和大豆油的定量分析. 朱向荣,尚雪波,帅鸣. 2012

[14]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朱家红,张全琪,张治礼. 2010

[15]部分苹果品种花朵出粉率及发芽率试验. 刘晶,杨巍,吕春晶,和平,王杰. 2010

[16]蔗糖和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 申丽琼,吕长文,王季春,唐道彬,李标,罗小敏. 2009

[17]一株产结冷胶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 裴建新,尹金阳,汤宏赤,郭媛. 2016

[18]木薯试管块根诱导技术研究. 周慧文,曾文丹. 2016

[19]不完全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蔗糖中镉和铅. 秦杰,陈尚龙,苗敬芝,李同祥,王锋. 2013

[20]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郭修武.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