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株非酿酒酵母在模拟葡萄汁中的生长特性与发酵香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原苗苗

作者: 原苗苗;赵新节;姜凯凯;孙玉霞;王世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模拟葡萄汁培养基;生长特性;发酵香气;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11-118+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模拟葡萄汁培养基中以三种非酿酒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美极梅奇酵母、浅白隐球酵母)为实验对象,以酿酒酵母DV10为对照,研究三种非酿酒酵母的生长特性和发酵香气。结果表明: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的生长特性最好,其次是美极梅奇酵母;不同酵母发酵模拟培养基共检测出74种与酵母代谢相关的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13种,酯类29种、酸类9种、醛酮类5种、萜烯类8种、苯环类6种和其他类4种;不同酵母菌发酵的培养基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美极梅奇酵母产生的发酵香气浓度最高(206.27 mg/L),其中有玫瑰花香的苯乙醇(102.49 mg/L)对香气的贡献最大,另一重要香气物质为3-甲基丁醇(86.65 mg/L);浅白隐球酵母典型的发酵香气为金合欢醇(0.13 mg/L),给葡萄酒带来柔和的甜香气;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能够产生较为丰富的香气物质,典型的发酵香气为乙酸乙酯(5.86 mg/L)、乙酸-3-甲基丁酯(1.17 mg/L)、辛酸乙酯(25.01 mg/L)、辛酸-3-甲基丁酯(0.3 mg/L)、乙酸-2-苯乙酯(14.36 mg/L)、辛酸(1.96 mg/L)和香茅醇(0.21 mg/L),赋予葡萄酒复杂的果香和花香。在葡萄酒酿造中应用特定的非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可以用来生产有特定风味的葡萄酒。

分类号: TS255.44

  • 相关文献

[1]戴尔有孢圆酵母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原苗苗,姜凯凯,孙玉霞,王世平. 2018

[2]戊唑醇对不同酿酒酵母模拟发酵过程中葡萄酒风味品质的影响. 赵珊珊,李敏敏,李瑞瑆,全蕊,陈捷胤,戴小枫,孔志强,田健. 2021

[3]一株拜耳接合酵母菌的基本性能及发酵香气研究. 汤晓宏,丁燕,钟轲,荆晓姝,韩晓梅,李志宇,杨阳,孙玉霞. 2023

[4]组胺降解酵母的筛选及其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 罗文珊,陈晓维,黄雯倩,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余元善,李璐. 2024

[5]低温对葡萄酒香气成分和酵母代谢的影响. 原苗苗,赵新节,孙玉霞. 2017

[6]混菌顺序发酵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刘晓燕,赵晓敏,张小月,李雪梅,蔡军社,李斌斌,姚瑶,李学文. 2022

[7]桑果中非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及混菌发酵果酒研究. 王香君,蒲军,夏文银,吴劲轩,夏川林,殷浩,张帆,张涛. 2024

[8]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生产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李旋,亓桂梅,王超萍. 2019

[9]5株非酿酒酵母的耐受性及发酵特性研究. 刘灿珍,董书甲,姜凯凯,赵新节,孙玉霞. 2017

[10]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11]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12]腊梅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英文). 沈强,刘晓博,张小琴,司辉清. 2014

[1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杨梅中噻嗪酮残留. 龙家寰,李刚,张盈,魏进,段婷婷. 2017

[14]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15]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1-MCP处理对线椒低温贮藏期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6

[16]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甲戊灵在棉花中的残留量. 于乐祥,梁林,张爱娟,翟淑华,刘伟. 2015

[17]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18]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的10种β_2-兴奋剂. 吴平谷,陈慧华,王强,应永飞,赵永信,宋国良,徐小明. 2008

[19]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豇豆中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 方宗壮,谢艳丽,王萌,张宇,吉哲蓉. 2016

[20]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李俊,郭晓关,杜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