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汁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鸣鸣 1 ; 吴继军 1 ; 徐玉娟 1 ; 肖更生 1 ; 张名位 1 ; 刘亮 1 ; 温靖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荔枝汁;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0 年 07 期

页码: 321-3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新鲜荔枝汁以及新鲜荔枝汁37℃自然培养12、24h后,细菌总数、霉菌与酵母菌总数变化,考察高密度二氧化碳(HDCD)对荔枝汁中天然菌的杀菌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新鲜荔枝汁中初始细菌总数、霉菌与酵母总数分别为106·5、105·5cfu/mL,37℃自然培养12h后,细菌总数增加1·5个数量级,霉菌和酵母略有减少;37℃自然培养24h后,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均无增长。新鲜荔枝汁、37℃自然培养12h、37℃自然培养24h荔枝汁经HDCD处理,细菌总数分别降低4·5、4·8、5·9个数量级,霉菌和酵母被杀灭。对杀菌前后的荔枝汁中天然微生物的菌落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杀菌前后荔枝汁中微生物的菌落形态有显著区别,荔枝汁中优势菌基本被杀灭,但也有些微生物能耐受8MPa的高密度二氧化碳。

  • 相关文献

[1]超高压和热处理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徐玉娟,温靖,肖更生,吴继军,余元善,陈于陇,傅曼琴. 2014

[2]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的杀菌效果及其耐受菌的分离鉴定. 郭换丽,余元善,肖更生,吴继军,徐玉娟,温靖. 2014

[3]荔枝汁经乳酸菌发酵后营养品质的变化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郑欣,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 2013

[4]酵母菌乳酸菌共发酵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邹颖,邹波,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傅曼琴. 2019

[5]荔枝汁结冰-解冻浓缩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 赵芳,曹清明,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 2012

[6]复合雄蚕蛾荔枝汁运动饮料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张鹭,唐道邦,徐玉娟,肖更生,李升锋. 2007

[7]益生菌发酵对荔枝汁品质及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 周俊萍,温靖,王聪,肖更生,杜冰,李楚源,余元善,翁少全,赵敏,徐玉娟. 2024

[8]焦炭酸二甲酯对荔枝汁中大肠杆菌杀菌效果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王威利,吴继军,余元善,徐玉娟,王小情,肖更生. 2013

[9]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荔枝汁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李春美,钟慧臻,郝菊芳,徐玉娟. 2011

[10]荔枝酒生产工艺研究. 吴继军,肖更生,陈卫东,徐玉娟,张友胜,李升锋. 2007

[11]荔枝汁中果肉沉淀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 龚小洁,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陈卫东. 2014

[12]高密度二氧化碳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徐玉娟,温靖,肖更生,吴继军,陈于陇,余元善,唐道邦,潘思轶. 2012

[13]超高压均质联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及其微生物货架期的影响. 程银棋,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温靖. 2014

[14]两种浓缩工艺荔枝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赵芳,吴继军,曹清明,徐玉娟,肖更生. 2012

[15]不同乳酸菌在荔枝汁中的发酵特性研究. 郑欣,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温靖. 2013

[16]荔枝玫瑰茄复合保健果酒的研究. 肖更生,李升锋,陈卫东,刘学铭,徐玉娟,吴继军. 2005

[17]荔枝汁中谷蛋白结构及特性. 袁星星,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徐玉娟,邹波. 2018

[18]不同乳酸菌对凝固型荔枝酸奶的发酵特性和质构的影响. 吴倩,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温靖,邹波. 2019

[19]CTAB提取ATP的生物荧光法快速检测细菌总数准确性研究. 黄彬,余元善,唐道邦,徐玉娟,刘忠义. 2014

[20]DMDC联合Nisin对模拟果汁中肠膜状明串珠菌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郭换丽,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